阎维文
希望本届金钟奖 涌现挑起大梁的选手
无论是赛事组织者,还是评委,都特别希望比赛中有冒尖的选手,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是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评委会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半决赛和决赛,阎维文充满了期待。
“我们的歌坛需要一批真正有实力的年轻人,能够涌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得奖以后需要大量的时间在舞台上磨炼和实践。但重要的是,拿奖与没拿奖,一位选手的发挥、自信心完全不一样。他如果抓住这个机会,日后就可以在歌坛去发光发热,甚至能够挑起大梁。”阎维文说。
今年6月,阎维文担任了金钟奖济南赛区评委,当时他对选手过于注重所谓的方法,追求一种把自己声音做得很重、很壮,然后失去了个性的做法直言不讳。“我当时希望大家做一些减法,能够多注重音乐,突出演唱风格和个性。这才不到4个月,进入决赛的选手整体水平都在提高,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随之而来的半决赛,选手每人要唱3首歌,不同风格的曲目,对于选手而言是一大挑战。“今天我还跟其他几位评委说,我们在这里挑三拣四,是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我们在选手这个岁数时还不如他们。他们现在的年龄能够把作品唱成这样,我觉得非常不容易。让这么多选手得到这么大的锻炼,再过两年肯定会出成绩,涌现出更多的人才。”阎维文勉励选手的同时,也不忘谆谆告诫,他说:“我们历届的歌手包括我自己,都是经过了一次一次的失败,然后再一点点地进步,从三等奖到二等奖,再到一等奖,都是这样子。”
他坦言当年参加青歌赛,也是历经磨炼才拿到第一名,对选手一席话语重心长:“如果你想成长,如果你想真的在歌坛立住脚,这都是必经之路。所以每个人真的要经得起这种挫折的考验。”
廖昌永 殷秀梅
金钟奖极大地丰富了 成都的音乐文化生活
经过紧张激烈地角逐,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民族)组进入半决赛的选手名单在22日晚揭晓。
声乐(美声)组评委会主任、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国内的声乐教育突飞猛进,“复赛是拉帘的,我们看不见大家在舞台上的表现。但可以从演唱当中听到,选手对人物、角色、语言、音乐风格的把握都有了长足进步。”廖昌永担任了多届美声组评委会主任,他说,本届金钟奖落户成都,一定会对成都国际音乐之都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助力。“成都能落户金钟奖,会给家乡的音乐工作者、爱好者带来大量的观摩机会,极大地丰富成都的音乐文化生活。”
今年金钟奖声乐(美声)组全国有87名选手入选,参加复赛的有84人,有30人晋级半决赛。对于最终的结果,廖昌永强调,艺术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在不同的阶段,大家对音乐的理解也好,或者是作品的诠释也好,都有不同理解,当然还有临场发挥的成分。但不管怎么样,听到了大家的才华,为大家的才华鼓掌。”廖昌永还鼓励选手:“参加比赛是一个特别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比赛成绩本身不是最重要的,大家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才是最重要的。”
声乐(美声)组评委会主任、歌唱家殷秀梅也表示赞同。“不管你是晋级还是遗憾离开,这一次并不是你这一生的唯一机会,最重要的是你今后的工作,怎么让观众认可你,这是最重要的。是金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光。”
印青
金钟奖落户成都 为国际音乐之都建设注入新活力
《走进新时代》《江山》《走向复兴》《在灿烂阳光下》《天路》……作曲家印青用音乐记录了时代的发展,此次又担任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评委会主任。印青对本届金钟奖落户成都高度认可,他说:“成都近年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这届金钟奖整体感觉氛围浓厚,所以在成都举行是正确的决定。金钟奖具有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成都的文化艺术特别是国际音乐之都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对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印青来过成都多次,但这一次让他感受深刻。“音乐氛围特别好,我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成都对于本届金钟奖的高度重视,志愿者的精神风貌以及非常周到、细致的安排,让我心里很感动。”
金钟奖前几届在广州取得很大的成功,如今落户成都。成都的文化氛围,市民发自内心的欣赏和享受音乐,拥有极高的音乐素质等等,犹如春风拂面,让印青格外惬意,赞不绝口。成都正在建设国际音乐之都,中国音乐金钟奖来到成都,印青觉得是正确的选择。“在金钟奖比赛期间,包括盛大的开幕音乐会,很多优秀的歌唱家、音乐家、指挥、作曲家,以及各大音乐学院的院长等等,都来到成都。这就印证了金钟奖对于社会的推动力,它不仅仅是一个比赛。”
在印青看来,作为国家级音乐大奖,金钟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无论是圈内圈外,歌手也好,音乐家也好,包括普通的老百姓,我的感觉是大家越来越关注金钟奖。所以它的意义是超越音乐本身的,它已经代表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文化自信,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和力量。”
印青在开幕前曾向记者介绍了本届选手的整体风貌,“更年轻,水平也很高,80后、90后,甚至还有00后,这些年轻选手身上展现出来的文化自信,通过音乐体现出来的信念和精神,给我更加强烈的感受。所以,本届选手的境界也很高。”通过这几天的比赛,复赛结束,进入半决赛,印青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第一轮全是拉帘,演员的综合性,他的表演、形体、气质,还有塑造角色的形象,我们没有整体看到。但是纯粹闭着眼睛听,也能感觉水平很高。选手之间的落差不是很大。稍微弱一点的选手,有些是曲目没选好,有些是因为紧张,音准、节奏啊,都是一些小的瑕疵。”
印青坐镇多届金钟奖评委席,他欣慰地对记者说:“你会发现选手们对于作品的演绎,对作品的内涵理解越来越深刻了。过去的比赛,可能选手会炫技,去注重表现技巧,对于作品理解不是那么深。可是现在的选手,越来越有大将风范,站在舞台上表演,就是一位歌唱家的感觉。”印青相信在决赛中会涌现出类拔萃的选手,“几乎所有的选手都注意到表现音乐,表现内容甚至于表现思想,让所有评委频频点头。”
印青还希望选手一定要选好曲目。“民族声乐的比赛作品非常重要,好的作品能够把选手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在印青看来,大家心目中的经典作品,都充满了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基因。
本报记者 陈蕙茹 胡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