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7月成都在产业发展大会上作出“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决策部署以来,产业功能区建设已成为成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和建设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公园城市的重要载体。
在10月23日召开的市政协十五届第八次常委会上,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绕“加快建设产业功能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积极建言献策,为成都产业功能区高质量推进凝聚共识、贡献力量。
西华大学长江产业园区规划研究院院长何东:
将产业功能区打造成为全市创新驱动的主要载体
“产业功能区的发展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将企业招引进来,完成生产制造,以规模经济的模式实现园区的发展,因此必须转换思路。”西华大学长江产业园区规划研究院院长何东谈道,必须强化产业功能区创新功能建设,将产业功能区打造成为全市创新驱动的主要载体。
何东建议,要着力打造功能区创新孵化载体,孵化培育新企业,支持功能区内的企业建立数量更多、能级更高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要跳出成都,站在更高的高度、更大的视野研究成都在全省、在成渝区可能培育出的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不仅打造全市本身的相对独立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而且主动谋划、积极担当,在全省和整个成渝经济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中,写好成都篇章。
此外,何东还谈道,产业功能区在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能力、功能配套、主导产业特性等方面,差异较大,要区别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开展功能建设工作。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红:
将产业要素有机结合 加大产业生态扶持
产业功能区建设核心在产业,而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在于企业。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红认为,未来区域产业竞争格局是区域产业生态的竞争。新时期成都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以成都优势为核心的集实体经济、金融体系、人才体系和科技体系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从而提升产业的根植性。
唐志红建议,成都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需要立足城市产业承载、功能区行业空间聚合、企业主体作用,建立以城市为原点、功能区为节点、行业为重点、企业为支点的区域产业系统。他认为,建设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融合发展体系,这就需要在进一步的功能区建设中突出内部企业生态系统建设。
“产业功能区建设重在把产业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彼此之间能够产生‘生态反化’的有机集聚。”唐志红分析,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的普及应用,产业生态被数字化赋能,扁平化管理,产业要素被紧密的互联互通且高效、智慧地协同运作起来,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价值链得到重塑。成都在产业功能区建设中应该多维度采取措施加大对产业生态的扶持。
成都市服务业研究院副院长林娜:
服务业产业功能区建设 要充分体现国际化和开放性
在成都现有66个产业功能区中,有28个是服务业产业功能区。围绕加快建设成都市服务业产业功能区,成都市服务业研究院副院长林娜建议要在生态营造上避免本土化,充分体现国际化和开放性。
林娜曾对伦敦、纽约、东京、上海等全球先发城市服务业产业功能区发展经验研究,她发现发展较好的服务业产业功能区均具有以下共性特征:是具有共生共享关系的共同体,是先进服务要素的集聚区,是服务业制度创新的先行区,以及各项功能完整的独立区。
为此,她建议,在全市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思路指引下,应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试点、跨境电商综试区、供应链试点等各类改革平台,营造接轨国际的市场环境,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建设,促进高能级要素集聚,推动服务业产业功能区成为成都建设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的主要载体。
同时,她还提出,服务业产业功能区在产业发展上要避免同质化,充分体现高端化和规模性;功能定位上避免单一化,充分体现复合化和综合性;制度供给上避免趋同化,充分体现专业化和有效性。
本报记者 王琳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