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寇敏芳
日前,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2018年,我省争取国家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9.81万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25万亩,均居全国第一。这已经是四川连续第4年向上争取指标数位于全国第一。
“虽然争取了较大的指标数量,但用地紧张的局面仍然存在。”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继续在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上出新招、出实招。
指标用在哪重大项目应保尽保
“重大项目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保障的重点方向。”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进一步明确重大项目的保障要求,对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和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创新型项目所需用地计划,在省预留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安排70%。其中,列为省级重点推进项目的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领域项目,所需用地计划在省预留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全额安排。
截至三季度末,我省报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23.4万亩,充分保障岷江虎渡溪航电枢纽工程、李家岩水库、成彭高速扩能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的用地。围绕“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我省建立了100个省重点推进项目台账,省自然资源厅已完成76个重大项目用地预审,为川藏铁路、阆中至营山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打下“地基”。
除重大项目外,今年我省还在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文旅产业用地等方面给予了重点保障。“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方向,对用地进行了精准保障。”上述负责人介绍。
其中,对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项目用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手工作坊,以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项目等的用地需求,按照“建多少、转多少、征(占)多少”的原则,灵活实行“点状供应”;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服务于文化旅游发展的“铁公机”重点交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用地需求,进行土地供给布局、结构和时序的优化,因地制宜保障各区域、各产业带用地需求。
指标怎么用合理规划精准配置
良好的规划是土地指标合理配置的基础。今年,我省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中一大特色是,在编制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同时,还启动了五大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这是为了把不同经济区和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科学安排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布局。”上述负责人介绍。
此外,为了确保旅游产业有序发展,我省在规划编制中明确建立魅力景观系统,有序引导魅力景观系统内的空间保护、开发活动,严格限制展示利用内容和方式。
在村规划的编制中,统筹安排村域生态保护、耕地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村居民点等各类空间用地,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我们还探索创新规划‘留白’机制。”上述负责人说,允许在村规划中预留一定比例建设用地机动指标,让乡村振兴项目落地更加灵活。
有限的指标如何分配?我省制定用地激励措施,对获得天府旅游名县命名的成都市青羊区、都江堰市及广元市剑阁县、宜宾市长宁县4个县(市、区)一次性奖励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50亩。下一步,我省还将对符合奖励条件的县域经济发展强县、进步县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