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戳进来 看“1233”模式如何推动九寨沟群众就业增收

时间:2019-11-09

返乡创业培训班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9日讯(记者 李丹)9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人社厅获悉,“8.8”九寨沟地震两年以来,九寨沟县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州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以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城乡统筹、市场运作等方式最大限度释放就业活力,通过抓产业、兴培训、促转移、推双创、强保障,探索创新“1233”九寨就业新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力推进就业工作,持续推动群众就业增收。

“1”就是紧扣“一核心”,构建就业新体系。据悉,九寨沟县始终把稳就业作为“六稳”的首位,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县委书记亲自抓、县长带头干,以问题为导向,坚持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政策兜底五大方向同步发力,制定并出台了《九寨沟县“8.8”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促进本地城乡务工人员参与灾后重建、助推脱贫奔康的实施方案》《九寨沟县灾后就业困难认定办法》《九寨沟县开发灾后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实现脱贫奔康实施方案》,形成了以中央、省、州部署为重点,县委、政府领导决策为核心,“一盘棋”统筹各乡镇、部门、企业就业工作,实现了上下协作、协同发力、共同推进的“大就业”服务体系。

九寨沟县赴浙江务工人员欢送现场

“2”是夯实“两基础”,打造就业新平台。一是夯实就业大数据基础平台。为 29293名农村劳动力建立实名制登记数据库,确保全县受灾群众基础信息、就业培训、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一库五个名单”数据精准,建立健全“三清单三台账”,并实行动态制管理。建立县、乡、村、企业四联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县有联络员、乡有保障员、村有协理员、企业有信息员”,收集发布空岗信息3万条,逐步形成了就业信息互通的大格局。

二是夯实公共就业一体化服务基础平台。结合灾后重建不断推进基层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打造了52个县、乡、村三级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平台及建成了1个公共实训基地,总投资2756万元。依托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实现机构名称、基础台账、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服务标准“五统一”,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工作理念,将就业资源再整合、就业服务再下沉、网上经办再前移,充分发挥基建促就业的功能,下延就业服务5项,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及时、便捷、高效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就业援助、技能提升等服务,实现群众就近享受优质服务。

九寨沟县领导赴浙江平湖看望务工人员

“3”是实施“三行动”,力促就业新突破。一是实施多产共融促就业行动。围绕产业调整发展,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将单一旅游业带动就业体系转化为多产融合发展带动就业体系,采取“农业+就业”、“飞地+就业”、“全域旅游+就业”,“扶贫+就业”就业“四+”模式,增强就业内生动力。着力壮大农业产业带动就业,着力发展飞地园区带动就业,着力全域旅游发展带动就业,着力扶贫协作带动就业。开展各类招聘送岗活动53场次,外送劳动力3341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590人次。

二是实施灾后重建促就业行动。围绕重建项目转移就业。坚持把鼓励引导建设施工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本地农民工作为就业输出重点,通过劳务公司集中派遣和乡村组织介绍等方式,引导重建施工项目优先使用本地农民工6711人,13292人次。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围绕灾后重建、公共服务等开发生态护林员、地灾监测员等一批公益性岗位3404个,实现有劳动力贫困户和就业困难对象全覆盖。实施灾区特殊政策稳定就业。争取《“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障支持政策》,落实因灾困难企业稳岗补贴和失业保险金3123万元,审核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1018.04万元,发放社保补贴192万元,代缴医保446.72万元实施对因灾困难企业缓缴社保一年,充分发挥灾后政策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作用。引导46家企业开展分流、外派等形式转移职工就业4000余人。实施创业促进就业行动。截止目前,促进97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发放创业补贴97万元,带动就业32人;支持16名返乡创业人员申请返乡创业担保贷款156万元,带动就业100人。

九寨沟县务工人员平湖服务站揭牌现场

三是实施就业促进技能再造行动。由人社局牵头制定《九寨沟县2018年度灾后系列培训、助推脱贫奔康实施方案》,整合科农、文旅、扶贫等部门培训资源,有效解决技能培训重复化、分散化和实效弱等问题。全面实施“系列培训行动”53期、培训2440人,其中培训贫困劳动力700人,最大限度实现“以训促就”。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大力推行学徒制、实用性、送外培训等模式,开展培训“四送”活动(即培训送到乡、送到村、送到企业、送到工地),推进就业培训精准服务。创新培训管理,通过“四确认四签字一监督两公开一回访”提升培训管理模式,增强技能培训实效性。

第二个“3”是落实“三保障”,助力就业新成效。一是聚焦党建引领保障。始终坚持“党管一切、服务群众”的发展思路,夯实党组织抓实就业核心作用,围绕灾后重建、调整产业结构促就业脱贫奔康,组建一批流动党支部、临时党支部、企业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群众就业增收的桥梁作用,分别在成都、平湖、嘉善建立3个服务站和2个临时党支部,深化“服务站+务工基地+党建引领”,选派优秀农民工党员负责服务站具体事务,以“化解矛盾、带动就业、稳定就业、跟踪服务”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桥头堡”和“信息站”的服务作用。

二是聚焦工作机制保障。健全联席协商机制。建立完善县、乡、村、企业工作推进联席协商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26场次,积极研究灾后就业的对策及措施,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补齐短板、破解难题,加强各单位信息沟通和相互协作,及时总结工作成效,推广先进做法和经验。创新奖补增效机制。强化奖补并施,通过建立稳定就业补贴、民营企业奖补、表现突出务工人员奖励三项奖补机制,激励企业示范带动就业,增强就业者荣誉感促就业。强化监督问效机制。以促进工作落实为重心,人社部门牵头纪委、目标办等相关部门及乡镇建立了灾后就业工作“月报告、季督办、年问效”机制,定期组织纪委、目督办、人社等部门对全县17个乡镇和项目业主部门就如何促进本地城乡务工人员参与脱贫奔康、灾后重建促进就业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摸排督办,全面推动就业工作生效。

三是聚焦农民工服务保障。由县农民工服务保障领导小组牵头,整合组织、人社、教育、交通、住建、卫健、工青妇等资源,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研究、一年一考评”制度,确保服务保障落到实处。抓实劳动保障服务,制定并出台了《九寨沟县农民工服务保障实施方案》,整合公安、法院和信访等力量,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开通“农民工返乡专车”30辆,运送农民工1270余人次,对建筑工地开展联合大检查130次,涉及劳动者15780人,收缴农民工保证金4479万元,开展座谈慰问及送文化活动25场次,发放慰问信1万份,“两节”期间服务农民工1万余人。

图由四川省人社厅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惠民!四川将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报销 不设起付线
  • 下一篇:2019年UCI都市自行车世锦赛过半 BMX平底花式赛男子和女子冠军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