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加强成渝两地文旅融合 隆昌与荣昌共同打造非遗产业园

时间:2020-08-10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四川隆昌向来有“以弹丸之地而当六路之冲”之称,意思是隆昌处于东、西、南、北六条大道交汇的要冲之地,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中,数巴蜀古驿道最为久远,向北延伸,成都以远,即可“北接秦、陇”;向东延伸,重庆以远,即可“东达荆、湘”。

驿站、关隘、牌坊、石刻、石碑,在这条千年古驿道上,用独有的方式向世人诉说着巴蜀文化的演变史。

7月20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启动“成渝文旅新地标”大型评选活动,成渝两地各大景区、地标纷纷前来自荐。8月3日,五大榜单投票通道正式上线。目前,隆昌石牌坊群正以浓厚的文化底蕴冲击巴蜀文化走廊旅游新地标。

千年古驿道 见证沧桑岁月

“隆昌因道置驿、因驿置县、以道兴城。”8月6日,隆昌市文物所所长兰廷波讲起隆昌与巴蜀古驿道的渊源。

如果自三国时算起,巴蜀古驿道的历史有1700年。当年,刘备托孤白帝城,诸葛亮从成都出发,自龙泉驿、过资中而来,经隆桥驿,出云峰关,往重庆而至永安(今奉节)受命。如今,在隆昌市迎祥社区还保留着武侯祠的地名。

从隆昌双凤驿到蒋家铺(今石燕桥镇),巴蜀古驿道在隆昌境内有50多公里。隆昌盛产的夏布,作为贡品,经巴蜀古驿道北路,出成都,越秦岭,达陕西而至长安;经东路往重庆而至苏州、杭州,远销海外。“驿道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青石板铺就,横向或纵向,宽1.1米―1.3米。”兰廷波说。

经过岁月的沉淀,目前,隆昌境内残存的驿道还有双凤镇上街、北关石牌坊景区、南关石牌坊景区、云峰关等。纵马疾驰的衙差、往来不绝的商贾、为生计所累的挑夫,在古驿道上留下了沧桑岁月的痕迹。

咽喉云峰关 仅存的古关隘

叶履宁是隆昌本地文化历史的研究专家,从兴趣使然到走访挖掘,他研究驿道牌坊文化已有20多年。

在叶履宁的引导下,记者来到位于金鹅街道的云峰关,这是巴蜀古驿道上现存唯一完好的古关隘。云峰关门楼青砖砌垒,呈弧形,通高7.8米,门高4.9米,宽3.95米,始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历经战乱烽火被毁,重建于道光七年。

关外约20米处石壁上有石刻,题有“绾毂渝泸”四个大字,意为扼控渝(东大路东段)泸(川滇古道)的门户锁匙。由此可见,在冷兵器时代,云峰关的设防驻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即使是火药枪炮之后的近代,这里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云峰关内东侧云峰塔上的弹孔就是最好的说明。

云峰关下,千百年来车马川流不息。叶履宁说,自贡的盐、云南的茶叶和铜等大宗物资,都是通过巴蜀古驿道在云峰关汇聚,转移到成都或者重庆。

如今,依托云峰关厚重的历史文脉,隆昌市正在建设云峰关森林公园,将新建生活美学馆、抗战英雄纪念园,以及广场、湿地、廊桥等设施,为市民游客再添一个锻炼、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史书石牌坊 全国绝无仅有

6条古驿道纵横交错,使隆昌在客观上成为了一个绝佳的宣传传统文化的走廊,又因盛产可用于建筑和雕刻制作上好材料的青石,所以,本地、外县州府历代官吏绅商为整饬吏治,淳华民风,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在此勒石竖碑,存坊作碣。

从南宋的“岱宗坊”到民国的“陈刘氏节孝坊”,隆昌石牌坊鼎盛时有240余座,奠定了隆昌“中国石牌坊之乡”的地位。如今现存牌坊有17座,城内有13座,呈捻珠状分布在北关南关,还有4座,分布在城外。牌坊、驿道间杂有“锄莠安良”“政通人和”“除暴安良”等碑碣5通,摩崖石刻2处。

相较于全国散存牌坊,隆昌石牌坊群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和特点:突破一般牌坊为一人一坊惯例,有3座牌坊为多人(最多者达305人)存坊,在全国绝无仅有;男女同坊,全国罕见;建坊方式多样。既有“官建”,亦有“官准民建”“士民公建”“官民捐建”“个人独建”。

兰廷波说,加强成渝两地文旅融合,隆昌正在和重庆荣昌加强夏布、土陶文化的沟通交流,共同打造非遗产业园。同时,隆昌石牌坊也在和重庆大足石刻就石雕石刻的保护进行研究探讨。


  • 上一篇:培育发展新消费 四川将实施七大行动
  • 下一篇:四川出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 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