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蒲南溪
“以前的房子,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好恼火。”7月30日,南充市嘉陵区一立镇塘湾村,5组村民曾兴保和妻子黄素珍闲坐屋内,“现在好了,下雨天屋里不漏雨,出门脚底不沾泥。”
“你看,灯一拍就亮了。”说到高兴处,黄素珍站起身走到墙边现场演示。“哪像以前那种扯线灯,索索(绳子)容易断,我们老了眼神不好,接不上,又怕触电,只能干着急。”
黄素珍今年71岁,曾兴保74岁。因曾兴保患有眼疾,他一家人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3月,曾兴保一家搬进新居。“用穿斗房子换了现在的小楼房,自己只掏了几千元。”
曾兴保一家是嘉陵区通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住进新房的6310户村民之一。2016年,原国土资源部出台政策,省定贫困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可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在原省国土资源厅支持下,嘉陵区实施全域土地增减挂钩项目。通过用足用好用活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撬动17.9亿元左右的社会资金,2018年,嘉陵区农村住房全部完成拆旧建新。
搬到新居后,一年两三千元的土地流转分红,加上补助,两个人吃穿不愁。“自留地里种点小菜完全够吃了,平时只需买点米、割点肉。”黄素珍轻轻捂着缺了些牙的嘴,有点不好意思。
据悉,这场历时一年多、覆盖嘉陵区所有乡镇的农村住房改善项目,共惠及农户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