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四川天府新区已热火朝天忙碌起来。
当天,四川天府新区发布了《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白皮书》和《天府新区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这是继《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之后,天府新区聚焦公园城市和高质量发展,再次公开发布的两大建设研究成果。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秋凤
到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公园城市
2018年,公园城市在天府新区首提。3年过去,站在天府新区规划厅观景平台上,建筑与自然耦合,公园城市从理论走入现实,在天府新区勾勒出实景。
现场发布的《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白皮书》立足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三年来的生动实践,围绕使命愿景、战略框架、规划实践、建设成效四大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和剖析。
“公园城市使命愿景”阐述了天府新区的战略目标:到2022年,公园城市形态初步形成,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公园城市,成为新时代公园城市典范和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任远在发布《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白皮书》时表示,天府新区努力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努力建设承载美好生活向往的未来之城。他期望白皮书可以为各城市、各领域开展公园城市理论研究和路径探索提供参考借鉴,诚挚邀请全球城市、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与天府新区一道,共同致力于公园城市的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共同为人类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范式。
构建“1+5+1”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梓州大道东侧,2020年建成投用的成都超算中心是当下成都科学城耀眼的明星,最高达到10亿亿次/秒的超算能力,是天府新区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最新发布的《天府新区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从建设目标、建设路径、建设效果三个维度,构建了“1+5+1”天府新区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其中,“1”是指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提质增效;“5”是指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路径是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后一个“1”则是指天府新区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效果――效果印证。
值得注意的是,效果印证是人民群众对天府新区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实际成效的验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高衡量标准。
在天府新区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1+5+1”指标体系中,除了上述一级指标,还进行了具体细化,包括经济规模、经济质量、经济效率、创新基础等21项二级指标及72个三级指标。
“人民才是公园城市的阅卷人,公园城市是否达到了建设目标,人民群众是最有发言权的。这也是构建这套指标体系的最大亮点。”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陈耀表示,该指标体系对标借鉴世界城市网络GaWC评价体系(关于世界一、二、三、四线城市体系的权威排名之一)、科尔尼全球城市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深圳、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指标构建,引导四川天府新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专家观点
天府新区总规划师匡晓明:
“十四五”期间天府新区将建五个“先行示范区”
自2017年8月接过天府新区总规划师聘书,上海同济规划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晓明便潜心将公园城市的理念植根于天府新区的每一寸土地上。
进入“十四五”,天府新区如何实现高质量规划?匡晓明根据天府新区“十四五”纲要,谋划了建设五个“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公园城市品牌日益彰显,努力建设绿色优势凸显的可持续发展先行示范区;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努力建设创新创造活跃的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协同中枢位势不断夯实,努力建设内外双向融通的一体化协作先行示范区;开放门户能级持续提升,努力建设系统集成的高水平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幸福生活图景更美绘就,努力建设天府魅力彰显的高品质生活先行示范区。
“未来,天府新区的空间模式为LGC。”匡晓明进一步解释,所谓LGC,即脊轴组团模式,结合天府新区已呈现的轴线拓展布局,形成的脊轴与组团相结合的新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以北部功能区(天府总部商务区)、中部功能区(成都科学城)、南部功能区(天府文创城)三大组团和三大绿廊锚固形成城市骨架,统筹城乡全域空间,实现城、镇、村的整体发展。
匡晓明认为,天府新区要锚固一山(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两楔(新兴绿楔和毛家湾绿楔)三廊(沈阳路生态绿廊、鹿溪智谷生态绿廊、二绕生态绿廊)五河(锦江、鹿溪河、东风渠、雁栖河和柴桑河)的生态保护格局,构筑蓝绿成网的生态骨架。同时,以公园社区为抓手,实现公共要素均衡共享,构建“十五分钟生活圈+公园体系”的高品质“公园社区”。
此外,面向“十四五”,天府新区将规划天府总部商务区核心区、鹿溪智谷核心区、锦江生态活力带、天府文创城起步区、高铁综合服务片区、紫光芯镇片区、万安南片区、新兴产业园区等八大重点建设场景,高水平谋划公园城市先行区,高起点落位公园城市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