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苏东坡,影响了数代眉山人。时隔近千年,今天眉山人的年夜饭,可以说是一桌非遗文化大餐:东坡肘子、东坡泡菜、东坡酒和马氏芝麻糕等,都是省级非遗。而东坡肉、东坡酒、春鸠脍芹菜等等,都曾是苏东坡的“发明”。这些好酒好菜,给新年增添了很多年味。
从白味肘子到复合型肘子
相传苏东坡发明改进的菜肴有“三十二味”,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东坡肉。
三苏祠博物馆珍藏的明清古籍《东坡全集》,记载了有关东坡肉做法的打油诗《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长期研究东坡肘子的眉山美食家蹇学刚分析认为,古法所做的东坡肉,应该比较清淡。一方面,《猪肉颂》中只有对火候的介绍,没有对调料的说明,这是一个印证。另一方面,辣椒等调料是宋代以后才传入中国,宋朝的东坡肉,味道肯定没得现在丰富。
“现在的东坡肘子,更多的是姜汁为主的复合型味道,肯定比以前味型更丰富。”眉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李茂成说,“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过年一般还是要配个肘子,气氛不一样。”
从春鸠脍芹菜到旺子枕头粑
在东坡先生新年菜单中,有一道地道川菜――春鸠脍芹菜。
苏东坡曾在其代表作之一的《东坡八首》中写道:“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三苏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刘小川说:“春鸠脍芹菜是苏东坡在家乡眉山时,母亲和妻子为他做过的一道菜,春鸠就是斑鸠,那时斑鸠没有现在这样金贵。”
芹菜的清香、鸠丝的鲜嫩外加家乡的辣味……难怪苏东坡念念不忘。在黄州,苏东坡又用“楚蕲”代替“蜀芹”,将这道菜流传了出去。
李茂成说,今天的东坡后人,虽然没吃春鸠脍芹菜,但东坡肘子肯定少不了,另外当地过年要吃的,就是血旺和枕头粑。“在成都很火的马旺子,就是地地道道的眉山馆子。”李茂成说,“吃旺子寓意一年兴旺,枕头粑寓意安稳。”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王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