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2月11日,在央视牛年春晚《听我说》节目中,伴着欢乐的曲调和节奏,由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制作并表演的3头漂亮金牛机械大木偶缓缓升上舞台,它们摇摇晃晃、憨态可掬;在它们身旁,6个真人大小的“稻草人”木偶跳着欢快的舞蹈,让全球华人看到川北大木偶的魅力。
2月14日凌晨时分,经过40多个小时长途跋涉,亮相春晚的金牛机械大木偶和稻草人木偶回到家乡南充,入驻印象嘉陵江湿地公园,以《新岁开序金牛迎春》主题亮相,供市民观赏。
金牛表演动作都由人力推动
11日晚,央视牛年春晚《听我说》节目中,金牛机械大木偶在金色田园背景中,金牛奋蹄,呈现丰收的喜悦。
“最终和观众见面了,3头金牛机械木偶,大的重1吨、高3米、长4.2米;小的高2米、长2.5米。”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党支部书记罗映红向记者讲述,2020年10月15日左右,创作团队接到金牛木偶创作任务,11月初完成最终版本,随后演员和金牛木偶进行表演磨合。“经过多次设计、实验,包括对材质的创新、3D建模设计等,最终形成这个版本。”他说。
罗映红解析,金牛大木偶技术创新主要是体现人和机械与艺术的结合。他说,“灵感来源于工业文明、朋克文化,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个很大飞跃:将工业文化和朋克文化与传统木偶文化相融合,结合舞台表演,对牛的形态模仿,从而达到表演需求。”
罗映红告诉记者,机械牛的头、眼睛、嘴巴、四肢都可以动。“这个机械动能靠人力实现,具有高仿生效果,也是川北大木偶外偶内人的艺术体现。”他说。
6个稻草人木偶采用新方式制作
《听我说》节目中,和小朋友们一起起舞的6个稻草人,憨态可掬、生动活泼。
“稻草人木偶和传统木偶制作不同。”罗映红介绍,金牛大木偶的创作让央视春晚团队看到川北大木偶的制作能力和艺术魅力,随着节目的深入编排,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又接到春晚“新订单”:制作6个稻草人。
央视春晚团队给出了稻草人草图和创意想法。“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根据少儿舞蹈表演的特点,重新设计制作大木偶。”罗映红说,不同于传统木偶和软体木偶,稻草人木偶采用了新型制作方式,采用的制作材料都是原生态的,如稻草、麦穗。“传统木偶的头发用的是真人头发,手脚是用木头做的,但此次稻草人的头发和手脚都是用稻草制作的。”为了这些制作材料,创作团队在南充购买了各种稻草、麦穗进行创作。
罗映红介绍,这次参与到春晚创作,是造型室老中青三代木偶创作人的努力,在艺术创作和制作工艺上都实现创新突破。他说,今年国际木偶艺术节将在南充举行,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也会将这些探索和同行进行交流。“制作团队也以此为契机,尽可能多尝试一些方法,提升传统非遗文化项目的制作创新。”他说。
幕后
30人吃盒饭“团年”年纪最小18岁
2月11日晚,川北大木偶登上春晚舞台,陪着全球华人迎接牛年到来。
1月10日,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的30人表演团队便来到北京,进行最后的冲刺排练。
18岁的木偶演员李军良是团队中年龄最小的,直到节目表演完他才松了口气。对这个00后小伙子来说,上春晚是他以前从未想过的。
李军良是金牛机械大木偶的操作演员,穿一身金色表演服装,弯腰站在金牛机械大木偶中。在舞台上,金牛机械大木偶表演的摇头等动作,都是由木偶演员人力推动的。
“C位”大金牛是由年满50岁的老一辈木偶演员高洪,带领90后演员尹望宇、李元昊、何欣翰,和李军良一起操作。金牛机械木偶很大,演员们在牛头和肚子里操作,观众完全看不见他们的脸。但能上春晚,已让这个年龄跨度32岁的小分队骄傲自豪。
11日下午5点左右,30个人一起在春晚后台,吃剧组盒饭“团年”。“这次表演,我们派出的大都是年轻演员,以80后、90后居多。”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副院长唐军说,“川北大木偶有300多年历史,老一辈人并不陌生,希望通过春晚舞台,让大木偶非遗文化走进年轻人中间。”
回家
“下车安家”花了4小时 大金牛定居南充嘉陵江边
2月14日凌晨时分,经过40多个小时长途跋涉,金牛机械大木偶和稻草人木偶回到家乡南充,入驻印象嘉陵江湿地公园,以《新岁开序金牛迎春》主题亮相,供市民近距离观赏。
据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院长唐国良介绍,春晚结束后,2月12日凌晨5时许,演出团队便组织了可装载近80吨货物的集装箱挂车,将大金牛及稻草人木偶运送回家。
“体积大、重量大,很考验运输。10多人组成的装运团队采取了拆装和切割方式进行装运。”负责装载大木偶的集装箱挂车凌晨出发,经河北到陕西,最终回到家乡南充。
回到印象嘉陵江湿地公园后,“下车安家”花了4个小时。叉车卸下装有“金牛”的大木箱、去掉防震泡沫、对损坏部件进行焊接修复,再将每头“金牛”放在指定地点,整个过程持续到凌晨4点多。
2月14日上午,有不少南充市民“闻牛而来”,和大木偶拍照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