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翰墨流芳 四川9部古籍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时间:2021-03-12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边钰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四川博物院、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图书馆等4家单位的9部古籍入选。9部新晋“国宝”,既有年代久远的唐代写本《妙法莲华经》,也有“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宋代理学家程颐著作《程氏易传》等明代刻本,最晚的古籍,也在清代以上。

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光流转,9部古籍无一例外已老旧泛黄,但它们或有重要历史和思想价值,或文化价值非凡,共同汇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A

九部古籍

版本多样,价值非凡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我国为建立完备的珍贵古籍档案、确保古籍安全并推动其保护工作的重要评选。从2008年至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已公布6批。

此次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四川古籍,版本多样、珍品迭出。

北宋理学家程颐注解《周易》的哲学著作《程氏易传》,被誉为与朱熹的《四书集注》拥有同等重要的学术地位。四川省图书馆保存有明嘉靖八年姜梁刻的十二卷本。翻开泛黄的纸卷,端正清秀的字迹背后,是程颐对宇宙自然到社会人生的系统哲思。

据介绍,程颐早年就受《易》学于周敦颐。后来他曾在洛阳讲学,也主要是传授《易》学。程颐被贬涪陵,忧患之中,程颐开始整理自己几十年来对《易》学的研究。他认为《周易》文字简略,涵义隐晦,于是用自己的理学观点进行解释,使之明白晓畅。一年之后,15万字的《程氏易传》成稿。只是书作完成以后,他并没有急于让著作流传。在程颐答弟子张闳中的信中可以看出,他自认“精力未衰,尚觊有少进尔”,希望能够继续修改完善。直到后来病危临终,才将《程氏易传》授予门人尹和张绎。可见,其治学之严谨。

《程氏易传》很快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著作。据介绍,《程氏易传》从元朝开始被列为科举必读书,影响中国读书人七八百年,历代皆有不同刻本。此次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是明代嘉靖八年姜梁刻本。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怀麓堂稿》明代刻本,此次同样入选。

《怀麓堂稿》,是明朝内阁首辅李东阳的作品集,收录了他的大部分个人作品。川师大图书馆古籍特藏部老师左茜介绍,李东阳幼年就因聪慧而早立声名,18岁中进士,随后官至内阁首辅。不仅仕途通达,他还创立茶陵派,主持文坛数十年。在文学方面,他主张学古,反对模仿;强调言由心生,诗文真情,认为文章应知言养气,文主于气。而他自己,不仅工篆书、隶书,其诗文也典雅工丽。清人编辑《怀麓堂集》时曾点评道:“高才绝识,独步一时也!”

《怀麓堂稿》第一个刻本就是明正德刻本,这也是日后所有版本的母本。此后数百年,陆续出现过康熙二十年刻本、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川师大图书馆收藏的《怀麓堂稿》,正是明正德年间的刻本,古籍也因此更显珍贵。

川师大图书馆收藏的《文瑞楼藏书目录》,同样位列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文瑞楼,是清代藏书家金檀的藏书楼名。他的藏书目录,为何也能成为珍贵古籍呢?左茜说,这和金檀藏书家的身份不无关系。金檀不仅爱读书,也喜好收集书,遇到善本不惜高价购藏。数十年来藏书“甲于一邑”。藏书多,金檀便筑“文瑞楼”分门别类存放典籍,并整理出《文瑞楼藏书目录》。在《中国古籍总目中》,显示收藏有《文瑞楼藏书目录》的单位不到十家,仅有川师大图书馆收藏的版本是稿本,其他则是抄本或者刻本,因此具有珍贵的版本价值。不仅如此,通过清代藏书人的目录,也可得窥当时以及更早时期传世典籍的品类。

在入选的9部古籍中,还包括甘孜图书馆的清代德格土司族谱、明代中阴闻教得度经等古籍。其中德格土司族谱用矿物质颜料分别加上金粉和银粉,在蓝靛纸上隔行书写,迄今保存完整,色泽如初,是全世界的孤本。

  B

唐代手写经卷

典雅清丽,流传千年

在此次入选的9部古籍中,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妙法莲华经》唐代写本,因流传千年而未毁,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宝”。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一部佛经的残篇为何能够脱颖而出?“仅仅从唐朝到现在一千多年仍然保存相对完整这一点,《妙法莲华经》唐代写本就已经有资格入选了。”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胡蔚感叹。

展开川博收藏的《妙法莲华经》唐代手写卷轴,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卷轴共有两件,其中《唐人敦煌写妙法莲华经卷》长87厘米,宽25厘米,手写佛经部分的白麻纸早已在时光侵蚀中变成深黄,卷首下端的纸张也有小部分腐蚀剥落。即使经后世装裱,也能看到点点霉印。幸运的是,小字楷书的经文依然清晰,字体挺拔整齐。字里行间,可见抄经人的虔诚和笔下功力。卷首第一行,有“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字样,卷前有收藏章三方,其中两方为朱文“疑”“歙许春父游陇所得”,另外一方因字迹模糊不可辨。卷尾押有“唐式遵印”及“重珍藏”二篆书白文章。另一件《唐萧大严妙法莲华经卷》长85.9厘米,高19.2厘米,楷书540字。这件经卷字体更典雅清丽,但卷轴下端有破裂痕迹,卷尾署名可见这是唐代笃信佛教的萧大严敬造的经卷。

自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僧人乐在敦煌开凿第一窟以后,造像以及写经活动便在此代代相传。北宋仁宗时,西夏进攻敦煌,僧众为避兵火,将大批文书藏于洞窟之复室中,然后砌一泥墙于外,并于其上绘画,以此作为伪装。四川博物院收藏的两件唐代《妙法莲华经》,明确为出自敦煌。而唐代流传至今的文字经卷,如今在全国已经相当少见。

唐人手写经卷价值连城,自然被藏家视若珍宝。从《唐人敦煌写妙法莲华经卷》卷首的三方印中,可以看到安徽歙县的许春父在游历至甘肃时收藏过这卷经书。到了民国时期,佛经又辗转入川,被川军将领唐式遵收藏。此后,成都市文化馆接管了这件古籍,并最终移交到四川博物院。《唐萧大严妙法莲华经卷》,卷首题字则表明来自彰明的苏念祖在敦煌怡兰堂所藏的经卷中发现了它,最终千里迢迢来到四川。据介绍,此次入选的《妙法莲华经卷》,由后秦时期高僧鸠摩罗什所译。他深通佛理,又精通汉、梵两种文字,所译经文不仅能够准确表达梵文原意,还能做到字句优雅,在中国流传广泛。

C

孙思邈《千金翼方》

经典药方,历久弥新

四川省图书馆收藏的“药王”孙思邈《千金翼方》(三十卷),为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王肯堂刻本、清代孙星衍跋,因是目前传世的最早版本,而跻身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孙思邈一生行医采药,在方药学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其所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泛黄书页里,经典药方历久弥新。

四川省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杜鹃介绍,《千金翼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晚年撰写的一部大型方书,该书为《千金要方》的续编,故称“翼方”。书中内容广泛,分为药录纂要、本草、妇产科病、伤寒、小儿、养性、辟谷、退居、补益、中风、万病、飞炼、疮痈、色脉、针灸、禁经祝由等,辑录药物800余种,选录《千金要方》所未载的古代方剂2000余首,不仅辑录了大量唐以前的医籍内容,对当时婆罗门、高丽等外域的医学知识也有收录。

书中还记载了当时医家所秘藏的《伤寒论》内容,这一部分成为唐宋时期广为流传的“唐本”《伤寒论》,尤为珍贵。同时,书中对内外各种病症的诊治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均有所增补。

值得一提的是,省图书馆收藏的版本为王肯堂刻本,“王肯堂号念西居士,精于医,曾辑颇有影响的医学丛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在省图书馆馆藏中,还藏有王肯堂所辑的《六科准绳》《幼科准绳》、所订补的《订补明医指掌》、所订的《东垣十书》《婴童百问》等。”杜鹃介绍,该版本为国内现存之最早版本,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很高。

作为医药书籍,这本书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实用价值。比如,书中针对老人便秘,提到可多食葵菜一类“冷滑”之物。如果经常腹泻,则可以多吃姜、韭菜等“温热”之菜。同时,也体现了孙思邈提倡食疗、“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观念。此外,书中还有不少关于治疗口疮、痈肿、消食的妙方可查询。

除了这本医药古籍,另一本医药经典清抄本《太平圣惠方》也可在省图书馆寻得。《太平圣惠方》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综合类方书,始集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所据者汉唐以来各家方书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并加入宋太宗亲自收集的医方千余首,同时通过广集民间医书医方、医家贡献医方等途径,最大限度地网罗天下药方,通过筛选、编纂而形成这部方论兼备的医学著作。书成之后,宋太宗亲自写序,题名为《太平圣惠方》。这部书堪称宋代医方典籍的巨著,于后世医者影响较大。

省图书馆古籍部工作人员钟文介绍,作为中华传统医学最重要典籍之一,《太平圣惠方》宋以后明清未见重刊,亦少见流传,有抄本见存于日本。杨守敬于光绪年间将该书抄回,是国内较为珍贵之版本。

  • 上一篇:我国最大的恐龙足迹点位于凉山昭觉县 至少有933个足迹
  • 下一篇:四川省建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常态化排查整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