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阳城区出发,沿绵茂公路行驶约1个小时,汽车驶进连绵的青山,穿过长长的隧道,一只呆萌的“大熊猫”立在小镇入口处迎来送往。
随着成德同城化发展的推进,记者从德阳市了解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中国熊猫谷)的建设在德阳市绵竹市九龙镇启动。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规划总面积60平方公里,按照“一镇”“两园”“四区”布局,将建设大熊猫科研示范基地、大熊猫科普教育示范区、大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大熊猫国际交流展览区、大熊猫生物科技研发区、大熊猫野生动物园、大熊猫亲子动物园等。
据悉,该项目已列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同城化发展重点项目,将结合前期已形成规模的中国玫瑰谷项目,共同推进自然教育、自然体验和生态旅游,形成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互融的生态产业带,推动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和建设,促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
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涉及四川、陕西、甘肃3省,总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四川园区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德阳位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腹心地带,具有不可替代的枢纽作用,对大熊猫岷山B种群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龙门山脉生物多样性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发挥好“生态廊道”和“纽带”的作用?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德阳分局副局长赵卫红介绍说,借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东风,德阳组织开展了大熊猫的专项调查,有效掌握片区大熊猫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生存现状、栖息地状况、同域动植物等生态学本底资料。
同时,通过全面系统生态恢复为大熊猫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德阳还联合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绵阳、阿坝分局建立由九顶山、千佛山、白水河、龙溪虹口、宝顶沟片区组成的岷山南部大熊猫保护联盟,联合开展大熊猫研究、生态廊道建设、保护创新、技术交流等工作,积极搭建合作纽带和桥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激活保护潜力,开创大熊猫保护新模式。另外,还吸引外界科研力量,积极对外拓展,加强交流合作,开展德阳片区本底资源调查和评估、大熊猫栖息地改造和重建、大熊猫监测体系和新型监测技术研发、大熊猫野化放归及小种群复壮技术体系等科研活动,以促进德阳的大熊猫保护与科学研究,推动小种群复壮。通过生态廊道绿化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9年首次在国家公园拍摄到大熊猫野外活动影像,2020年拍摄到大熊猫野外正面活动影像,野生动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当前,清平正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和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村镇风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内容,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IP,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绵竹市清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还将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宣教中心,以实物、模型、展示、视频转播和互动体验等形式,做深做细大熊猫保护的宣传、教育、贯彻。
本报记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