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西物院牵头完成前期预研设计工作,中国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上开展产氚技术测试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徐莉莎)记者从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简称“核西物院”)获悉,3月15日,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的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系统(HCCB TBS)首个项目在蓉启动。此举标志着中国在ITER上开展产氚技术测试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氚之于聚变试验堆,就像汽油之于汽车。没有氚,核聚变反应无从谈起。因此,产氚技术是未来聚变堆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产氚包层是未来聚变堆实现氚自持和发电的核心部件。
据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介绍,由于产氚包层的特殊性,该系统是ITER计划中唯一一个从概念提出到设计论证,再到具体研制,完全由各参与国家自主研制的项目。核西物院牵头完成前期预研设计工作,正式接棒国家赋予的工程设计和系统研发测试任务。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实验包层计划的目的,是在ITER上提供的真实聚变堆环境下开展产氚包层技术验证,是ITER的三大工程目标之一。该系统是我国参与ITER计划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自主掌握产氚包层技术并发展未来商用聚变堆的关键一环。
中国自2003年参与ITER活动以来,积极参与ITER实验包层计划,提出和发展了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概念,并争取在ITER上进行测试。
据核西物院党委书记张必祥介绍,在科技部支持下,由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执行中心组织,核西物院作为该系统的技术牵头单位,与各参与单位一起经过十多年的设计与研发,攻克低活化钢、功能材料和关键部件的制造工艺难关,验证了中方ITER实验包层方案的技术可行性。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该系统的设计、工艺研发与部件测试方面都实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也走在ITER实验包层计划各参与方前列。2016年3月,HCCBTBS正式进入初步设计阶段。中国通过艰苦争取,于2020年11月在ITER装置上获得该系统的测试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