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资金支持+人才保障 今年成都市级财政安排乡村振兴发展资金41.3亿元

时间:2021-03-17

资金支持

2021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乡村振兴发展资金41.3亿元;

规模1.6亿元的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已组建完成,推动实现资金在线申报、在线审批;

继续支持组建乡村振兴基金。

人才保障

2021年,开展返乡创业培训3000人以上,力争引导返乡创业1万人以上,带动就业3万人以上,新增返乡创业实训基地10个。

乡村振兴离不开资本和人才。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2021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乡村振兴发展资金达41.3亿元,在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借市场之手撬动更多金融资金、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同时,各级党委(党组)将坚持把产业功能区作为聚人引流的引擎,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让更多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投入41.3亿元

保障乡村振兴资金需求

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为更好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2021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乡村振兴发展资金41.3亿元。

这些资金重点支持哪些方面?据悉,这些资金将重点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功能区建设发展、特色镇(街区)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

同时,市财政局加大了对上争取力度,截至目前,成都累计收到中央、省财政农林水等转移支付近12亿元,已全部分配下达区(市)县。

在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市财政更加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推动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据了解,规模1.6亿元的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已组建完成,推动实现资金在线申报、在线审批,聚焦现代农业“10+3”产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力度。截至目前,通过“农贷通”平台成功放款16783笔、257.91亿元。综合运用“农贷通”贴息政策,对通过“农贷通”平台贷款从事大宗粮食种植、特色种养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贷款项目按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给予100%、50%、30%的贴息支持。

市财政将继续支持组建乡村振兴基金,截至目前累计投入6亿元,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协同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特色镇林盘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支持。

落实15条措施

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上,大邑县幸福公社吸引乡村人才回流,以创新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被作为案例下发给参会人员。大会提出,乡村振兴与否最重要的标志是人才人口向农村回流。要坚持把产业功能区作为聚人引流的动力引擎。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以功能区为引领的要素配置方式改革,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完善各类人才到功能区创新创业的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健全涉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政产学研用投合作机制,加快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科研人员到功能区兼职和离岗创业制度,让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将落实市政府扶持返乡下乡创业15条措施,打造乡村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平台,为有创业需求的返乡农民工提供项目辅导、技术指导、场地租金、品牌设计、产品营销等扶持。持续开展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工程,积极为返乡创业项目牵线搭桥,推动资金补贴、信贷扶持、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引导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加强创业能力建设,壮大创业服务专家团和导师队伍,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专业指导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2021年,开展返乡创业培训3000人以上,力争引导返乡创业1万人以上,带动就业3万人以上,新增返乡创业实训基地10个。

一线干部热议市委农村工作会

以产业为引领推动城乡有机融合

服务市民幸福美好生活

3月13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对成都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探索特大中心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作出安排部署。会议召开后,工作在农业农村以及乡村振兴一线的干部纷纷展开热议,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成都益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游光甫:

聚力高品质“米袋子”“菜篮子”

带动农户创收增收

成都益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游光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构建以“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市属国企,益民集团将着眼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发挥“主干”之责服务带动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格局、新要求,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阵地,以产业为引领推动城乡有机融合,以农商文旅体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使成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游光甫介绍,下一步,益民集团将坚持以产业为引领,以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为载体,聚力高品质“米袋子”“菜篮子”现代种植、畜牧水产养殖与精深加工,保障成都菜、肉、粮等重要农产品“价格稳、种类多、品质优”,带动农户创收增收。坚持补齐冷链仓储短板,以两大农批市场提档升级、益民菜市点位扩张和提升改造为牵引,加快构建以生鲜冷链为基础,粮油仓储为支撑,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际高效联通的全链条农产品供应体系,切实提升从田间到餐桌的流通质量与效率。

同时,以川西林盘保护修护为基底,打造康养、文创等农商文旅体融合新业态,构建孵化、推广、展销一体化品牌生态链,赋能提升“川字号”农产品价值;强化科技信息化赋能,推进全市智慧农业生产、流通、加工能力建设,拓展智慧农、林、水等大数据服务,提升农业生产与经营质效;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以总规模100亿元“成都乡村振兴基金”为抓手,提升产融结合能力水平。

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管委会主任祁峰:

加快建设中国西南种业中心

争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作为承担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使命的国家级种业园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抓国家区域农作物种业创新中心建设契机,加快建设中国西南种业中心,全力争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管委会主任祁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祁峰介绍,2021年,天府现代种业园将按照“产业功能区+种业特色小镇+川西林盘”空间形态格局,在总部区打造高品质种业科创空间,推动“一库一院五中心”等重大功能平台落地运转,打造创新策源地、产业资源集聚高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围绕种源“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在邛设立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研究院等,持续提升产业功能区创新和转化能力;以项目为抓手,不断完善科研生产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配套功能,在核心区重点实施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等省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推进先正达、荃银高科等社会投资项目落地,加快构建“育繁推”与“产加销”全产业体系。同时,立足邛崃良好生态本底和资源禀赋,将田园美学融入园区建设,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筑造大地景观,以种质资源圃打造种业主题公园,以特色林盘丰富生产生活场景。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打造种业小镇,建设商业街区、种子学校、种业交易中心。

本报记者 李娟 陈泳 李萌

  • 上一篇:绽放在医院里的"解语花":5年为3万余藏族就诊患者提供帮助
  • 下一篇:城市更新:老旧院落改造 “老成都”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