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飞过沙河边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摄影记者 王效
黄龙溪廊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摄影记者 陶轲
老成仁路跨锦江人行天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摄影记者 王效
桐锦南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摄影记者 王效
五岔子大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摄影记者 王勤
雪中的安顺廊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摄影记者 王效
水是城市生活的生命线,也是城市文明的摇篮。成都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困,又因水而荣的城市。二千多年前,成都因为密集的河道而频繁地遭遇洪水。直到公元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座城市才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纪元。时至今日,古代人类所修筑的其他大型水利设施大多无迹可寻,而都江堰还在发挥着当年设计者赋予它的功能,润泽着天府之国的千里沃野。
有水的地方一定有桥。单在清代的记载中,成都就有大小桥梁180多座,每一座桥梁都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人民的生活。
众多桥梁之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当年诸葛亮送别费 的万里桥。唐代诗人岑参《万里桥》一诗写道,“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宋代也曾经在万里桥下操演水军,陆游就曾经在《万里桥江山习射》写道,“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万里桥既是古代成都水陆交通的一个重要起点站,又是一大名胜古迹。
元代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是最早的“成都海外推广大使”,在他著名的《马可・波罗行记》中的“成都府”一章中,他这样写道:“城内川上有一大桥,用石建筑,宽八步,长半哩。桥上两旁,列有大理石柱,上承桥顶。盖自此端达彼端,有一木制桥顶,甚坚,绘画颜色鲜明。桥上有房屋不少,商贾工匠列肆执艺其中。”有学者认为,马可・波罗笔下的这座桥,正是锦江之上的安顺桥。
历史志籍记载颇多,文人吟唱也不绝于书上。从李冰治水时期所造的“七桥”,到如今频频出圈的“网红”新桥,成都的桥千姿百态。不管这座城市如何变化,这些桥梁掌握着城市的节奏与韵律,与成都的历史与文化产生着共振。成都人也爱用“桥”来为路命名,驷马桥街、十二桥街、半边桥街、古卧龙桥街、青石桥街、向荣桥街、庆余桥街、拱背桥街、落虹桥街……这也是为什么这座城市有几十条叫“桥”的路的原因。
河流像翡翠色的腰带,时至今日依旧环抱成都。若要穿彻古今,真正懂得成都,了解这个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小块平坝,何以能千年来保持着繁盛、富庶,就应该去看看我们身边的河流、沟渠、湖泊、湿地,走上它们之上的一座座桥,置身繁花绿叶,赏飞鸟游鱼。
随着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桥梁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多。从历史到现在再到未来,成都与水相融,而其上的一座座桥梁,则连接四海通向明天。(钟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