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
张卫与社区舞蹈队在演出中。
张卫的家,客厅很开阔,能容人舞一曲;衣帽间和收纳间相当拥挤,只够一人勉强转身。无论是客厅,还是衣帽间、收纳间,都装着张卫的挚爱与热情――她在客厅跳舞,在衣帽间和收纳间裁布、制衣、做道具。
这个48岁开始学跳舞的女人,没有因年纪渐大而不敢跳舞,反而因跳舞把人生再燃情一把。62岁的她,如同4月的蓉城,绿柳含烟,却又荡漾似火,春天都挡不住她的舞姿了。
➡半路裁缝 为队员自制舞蹈服
“这个可能还要再裁一下。”张卫琢磨着手上的布料,喃喃自语。老公张富才放下手机起身,把收起来的裁衣板重新搭好。裁布缝衣这事,张富才打下手已经7年多,早已有默契。
在城隍公寓1栋3单元7楼安家时,张卫和裁布缝衣的事还不沾边,如今只能在家里挤地方用,裁衣板临时搭,缝纫工具现用现搬。
与裁布缝衣的纠缠,始于2009年,54岁的张卫组建起社区舞蹈队,盼着把队伍拉出去练练。刚好碰上庆祝“五一”的机会,众人满心期待。然而,舞蹈队的经费连15个表演者的演出服都租不齐。不甘放弃,她萌生自己动手的想法,能够如此自信,得益于母亲。
母亲过去是成都缝纫厂的工人,自小,张卫就有模学样在缝纫厂拿碎布做东西,成家以后,也缝缝补补练手。“儿子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我织补,总是与众不同,大家都夸。儿子现在30多岁了,还穿我织的衣服。”
换做缝制舞蹈服,张卫总有些忐忑,因为和生活装大不同。当时舞蹈队排演的是一出藏族舞,合适的舞蹈服应该什么样?张卫先做功课:看书,看电视、上网,四面八方的信息都搜集。冥思苦想几天后,张卫终于有想法,蓝天,白云和经幡,衣服得有这些要素。于是,蓝色长裙配白色水袖和白色高帽,点缀金色腰带的设计图成型了。
裁剪缝制阶段更讲究了,舞蹈队15个队员,每个人都到张卫家来了趟,“每个人尺寸不同,要量,尽量保证不浪费。”从荷花池批发市场买回布料、配饰,最后做成一套演出服成本只有22元。
➡生活中取材 锅盖瓢盆组成“朝鲜鼓”
队员杨清云尤其喜欢张卫做的演出服,“我肚子上肉太多,张姐做衣服要把我的大肚子遮起来。”为队友量身定做舞蹈服,要因人而异扬长避短,手臂肉多的遮手臂,大腿肉多的盖大腿,身高也能调。“身高有差距,帽子可以调节。个子高的人帽子戴低些,个子矮的人帽子戴高些,如此一来,舞台上的身高竟相当均匀。”
有了初次试水的成功,舞蹈队排新节目时,张卫都自己做服装。一做就是7年,舞蹈队的衣服攒了300多套。朝鲜舞服装、民族舞服装、采茶女服装等,各式各样。这些量身定做的舞蹈服内领处,都缝着编号,有对应的演员。
周围人夸张卫心灵手巧,对用材的精打细算,想法天马行空。做服装时余下的蓝色布料能做围兜,再配上绣花图案,跳《绣荷包》时,就有了合适的衣服;做朝鲜舞服装时剩下的雪纺碎布,能做手帕,道具又多了一样。
还有更巧妙的舞蹈道具,也出自张卫之手。那是排练朝鲜舞时,真皮朝鲜鼓的价格吓退大家,“网上要卖两三百一个。”张卫又想自己动手。把朝鲜鼓的样子带在心里,开始满大街转,菜市场、超市、商城,终于在一家日化用品商店里翻腾各种锅碗瓢盆时,找到办法。
两个红色塑料小桶,两面锅盖,两块圆形白布,一根花线,这就是张卫组装朝鲜鼓的材料。用两分钟时间,她演示这个随时可拆卸、可组装的鼓:红色塑料小桶和锅盖的手柄都已拆掉,两个红色塑料桶底部正中分别装好螺丝帽和螺丝扣,底面对底面,螺丝把两个桶拧在了一起。锅盖被缝制的白布包好,分别盖在两个塑料桶上,花线穿过两头白布上缝制的接口,各种零散的材料已难看出原来的样子,变成个活脱脱的朝鲜鼓。
➡48岁学跳舞 让自己真正燃一把
因为热爱,所以乐此不疲。有关舞蹈的一切,都能让这个62岁的女人奋不顾身。
2003年以前,张卫就职于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过着上班族中规中矩的生活。若说有什么不同,无非是工作中常接触舞蹈演出等文艺范。正是这些熏染,让她对舞蹈心生情愫。
2003年退休后,张卫迫不及待“想让自己真正燃一把”。48岁的年纪,开始学习舞蹈。广场上那些活动筋骨的方式不是张卫想要的,她拜师专业舞蹈老师。这是一段艰苦的日子,压腿下腰等起步功课已经够难。通往顶楼的隔断间,装有一面落地镜和一根把杆,是张卫简易的练功房。“不停练,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脑子里要反复过几遍。”
有些辛苦,张卫当趣事回味。寒冬腊月学完一堂课热得只想穿单衣,结果在路上时冻得不行,“路边碰到有卖花棉裤的,赶紧买了一条穿上,再继续走。”
学舞的日子里,张卫也参加各种演出,和姐妹们跑遍成都。到处赶场登台,跳舞有些变味儿,“像是完成任务。”她毅然和姐妹们道再见。社区舞蹈队也在此后从她手中应运而生。
张卫真正活一把的人生里,还有老公张富才和儿子张艺。
“他们比我跳得好多了,”张卫逢人尽是这样介绍老公和儿子。老公是原西城文工团的专业舞蹈演员,儿子是四川省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科班生,成都市舞蹈家协会理事。
对张卫的热爱和付出,张富才坚持守护,“去逛市场,买布料和配饰,经常叫他来帮忙拿,平时也是他帮忙打下手,”张卫说。
张富才爷俩也是她的顾问,“过去指点我跳舞,现在给设计舞蹈服出点子,亦师亦友。”
走上跳舞这条路,儿子张艺觉得,与耳濡目染父母俩的“夫跳妇随”很有关系,甚至有些“遗传”影响。“我想要跳舞,父母支持我;妈妈喜欢跳舞,我们当然也支持她。”
在这个三口之家,尊重和支持是彼此之间最大的默契,拥有共同的爱好是其感情的促进剂。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媛莉摄影雷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