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镌刻13万红军将士之名!他在巴中建成中国最大红军碑林

时间:2021-04-23

四川巴中城区南龛风景名胜区的将帅碑林,大家都知道是张崇鱼创建起来的。在这里,4400余块花岗岩石碑上镌刻着13万余名红军将士的名字。纪念馆的山坡下,600多名红军将士在此长眠。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1年1月至2月“中国好人榜”,85岁的张崇鱼入选“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4月14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张崇鱼。他介绍,从1992年开始,他还未退休就有了建将帅碑林的想法。经过不懈努力,在巴中南龛风景名胜区120余亩土地上,建成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他说:“为红军将士树碑立传,讲好红色故事,让后人瞻仰,把红军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85岁老人上榜“中国好人”

还在为征集、编著整理红军史料奔走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1年1月至2月“中国好人榜”,207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四川巴中老人张崇鱼入选“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他今年85岁,系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红四方面军历史研究会会长。

4月14日,记者电话联系上张崇鱼,得知他和朋友一起从巴中经重庆到上海“游玩”。他在电话中笑着对记者说,这是他的“养老生活”。

记者详细询问才得知,当天晚上,他和朋友一起在上海会见一名老红军后代,为征集、编著整理红军史料收集内容。此次活动,张崇鱼表示大概需要半个月时间,最后在成都市都江堰结束。

巴中城区南龛风景名胜区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大家都知道是张崇鱼创建起来的。在这里,4400余块花岗岩石碑上镌刻着13万余名红军将士的名字。纪念馆的山坡下,600多名红军将士在此长眠。

张崇鱼介绍,将帅碑林建成后,从2015年起,他又开始搜集这方面的资料。除了在巴中本地走访以外,还遍访湖北、安徽、河南等地,收集了2万余名

如今,85岁高龄的张崇鱼仍然在为征集、编著整理红军史料而奔走。

29年前参加一次活动

萌生为红军树碑立传想法,传承红军精神

张崇鱼介绍,为红军将士树碑立传的想法是在1992年,那时他担任原巴中市(属于原来的达川地区,后叫达州)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委主任,在参加纪念红军入川60周年庆典活动中,对红四方面军在巴中的相关历史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他说:“就因为那次活动,深深地感觉到红军精神和文化需要得到传承和发扬,开始有了建造将帅碑林的想法。”

1993年,张崇鱼和同事们在没有专人、专款、专门办公室和电话的艰苦条件下,自筹800元资金征集、编著整理红军史料。他们的第一站是达州,之后是武汉、长沙、福州和广州,随后奔赴全国各地。

张崇鱼介绍,对搜集到的红军将领信息进行整理后,需要雕刻在花岗岩石碑上。石碑需要资金,打石碑也需要工钱。张崇鱼说:“当时采取的办法是对参观碑林的人员收取门票,2元、3元、5元和10元都收过,后来依靠社会各界支持,我们20多年筹集到3000多万元资金,全部投入到将帅碑林的建设和运行中。”

张崇鱼介绍,将帅碑林于2005年正式建成。同年,中央宣传部公布将帅碑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此,四川巴中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受到全国性的关注。

打造全国最大红军碑林

“虽已年迈,但感觉事情还没做完”

张崇鱼介绍,在巴中南龛风景名胜区120余亩土地上,将帅碑林是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每年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300余万元,如今对外免费开放。

据了解,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现已建有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碑林长廊、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楹联长廊、标志碑等14大碑区。建有银杏园、奇石园,栽植各种名贵树木10000余株,绿化面积达4.2万平方米。

从1992年将帅碑林筹建至今,张崇鱼和同事们奔赴全国各地寻访170多次,累计行程超过70万公里,造访1000多个单位,拜访6000多名红军后代及家属,寻访到13.8万余名红军将士英名,掌握了红四方面军史料2亿字以上。此外,还收集了2万多张照片、2000多册总计超过3亿字的红军史料,以及1.2万多件相关纪念物品,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文物300余件。

2005年,川陕苏区将帅碑林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人民日报》评为中国最长的碑林。将帅碑林现已成为我国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

张崇鱼介绍,2010年,自己从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馆长位置退下,成为终身名誉馆长。

他告诉记者,将帅碑林的建立是“为红军将士树碑立传,讲好红色故事,让后人瞻仰,把红军精神世代传承下去”。现在虽然自己已年迈,但感觉事情还没做完……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张杨

  • 上一篇:《赞歌献给党》MV拍摄第三天 工人党员党旗下宣誓
  • 下一篇:成都人爱读什么书?2020成都图书馆文献借阅排行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