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成都二号桥闸坝气盾坝主体已完工
4月27日,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南门桥下游约150米处的老南门闸坝改造工程现场一片热闹,施工人员控制着两台浇筑设备,正在对新建的消力池进行浇筑。新建的消力池旁,主坝底板已建设完成,主坝底板上安置的一排金属装置,正是用于安装即将使用的气盾坝。
这里进行的工程,主要是将原有橡胶坝拆除改造为气盾坝,并进行船闸改造。据了解,前期为保障成都市中心城区锦江水环境和水景观,成都分批建设了7座橡胶坝。当前,为了提供更为高效的水调节能力和水景观呈现,将对原有的7座橡胶坝进行拆除,新建4座气盾坝、2座液压坝及1座钢坝。
据闸坝改造工程施工方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刘芝端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闸坝改造工程中,二号桥闸坝改造项目水下工程已完成,其他闸坝改造项目正按计划推进。
成都首个气盾坝安装完成 主、副坝配合,调水既安静又高效
27日下午,走进二号桥闸坝改造工程现场,围堰已经拆除,安装好的气盾坝没入水下。“目前,二号桥闸坝改造工程气盾坝已经安装完成,已进入调适阶段。”刘芝端告诉记者,这也是成都市首个安装完成的气盾坝。在水调节方面,相比以前使用的橡胶坝,效率上将有大大的提升。
比如说,在非汛期时间,为了达到良好的水景观呈现以及保证下流水流量,一般会将坝体立坝。这样一方面可以与上游来水形成一个临时性的“水库”达到储水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造成“瀑布”的水景观效果。而原本使用的橡胶坝,工作原理是通过向橡胶坝袋中充水和排水的方式,调节时间较长。而气盾坝是利用充气气囊支撑盾板,在充坝和降坝上相应时间是非常迅速的。“一般来说,气盾坝在充坝和降坝的时间在30到40分钟之间。”
在气盾坝正式使用后,也将分为主坝和副坝相互配合的方式。“闸坝改造工程后,二号桥将使用主、副坝两个相对独立的坝体调节水流量。”刘芝端说,在非汛期,一般在白天会将主、副坝全部立坝,保证水景观的呈现。在夜间,会将副坝降坝,减小水落差造成的噪音。而在汛期,主、副坝将全部降坝,保证河道泄洪能力。
同时,在主、副坝建设时,还针对降噪进行过特殊设计。其中主坝采取了优化消力池结构和适当抬高尾坎高度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昼夜噪音。副坝设置有降噪廊道。
坝闸改造后 “夜游锦江”项目行船距离将有所提升
实际上,闸坝改造工程的另一个重点,还在于配套实施的船闸改造工程。在二号桥闸坝改造工程现场,原本存在的船闸设备即将更换。更换后,二号桥也将具备行船能力。
据刘芝端介绍,船闸具备行船能力的工作原理在于,当船只从下游驶来,首先将闸室水位降到与下游水位一致,打开下闸门,让船只进入闸室,同时打开下闸门输水系统充水,抬高闸室水位。当闸室水位与上游水位齐平时,打开上闸门,船舶便可以轻松驶入上游河道。如船舶从上游往下游走,过程正好相反。
“在坝闸改造后,‘夜游锦江’项目行船距离将有所提升。”刘芝端向记者透露,前期,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已对《锦江绿道中心城区示范段建设项目水上行船实施方案》进行批复。确定行船实施范围为上游起于太升北路太升桥,下游止于合江亭,全长4.5公里。其中,由于上下游之间的二号桥下游航道通航条件目前无法满足通航要求,前期将采取分段行船。上段计划从活水公园码头至339码头,全长1.4公里,下段计划从紫薇园码头至东门码头,全长2.4公里。“待后期船闸下游通航条件改善后,将实现全段通航。”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邓文博 摄影记者 吕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