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内江市委书记马波: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内江

时间:2017-07-06

  ――专访内江市委书记马波

  本报记者 周海波 邵明亮

  6月初,内江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一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正在进行,寄语村民们旗帜立心、方向铭心、坚定信心、发展用心、奔康齐心、支部聚心……

  这场宣讲的主讲人是内江市委书记马波,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内江将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作为贯穿所有工作的主线,把方向、抓落实、促发展。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马波表示,将深入推动治蜀兴川内江实践,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内江,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贡献内江力量。

  锁定“三个基本建成” 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持续做大市州经济梯队”,内江如何抓好落实推动发展?

  马波:立足实际,我们进一步锁定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两个率先”和基本建成“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三个基本建成”的目标,扎实抓好“八项重点工作”,即抓好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先行区;抓好“双百”城市建设与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抓好脱贫攻坚与“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积极探索丘区“插花”式贫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新机制;抓好重要交通枢纽建设,打造“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抓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抓好成渝经济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成渝特大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抓好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加快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抓好文化教育卫生健康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年内新开工“双百”城市建设项目132个

  记者: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内江怎么“发力”?

  马波:这在于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联动基础。交通区位方面,内江地处成渝城市群发展带、云贵―陕甘南北大通道发展轴、川南经济区“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汇点。随着成渝高铁通车,目前内江到成都、重庆都只需要40分钟。产业联动方面,内江是老工业基地,最重要的是转型升级。我们将以创新创造、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改造提升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机械汽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建设集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成渝经济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三者为一体的功能配套服务中心。成都正在实施“东进”,这也是我们的机遇,我们一定能在同向同行中,更好地实现协同发展。

  记者: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内江怎么来实现?

  马波:我们将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突出“双百”城市建设与发展,加快推进中心组团、白马组团、城南组团、经开区组团、木组团“一中心四组团”新城建设,加快改造提升老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县城和17个全国重点镇、6个省特色小城镇,年内新开工“双百”城市建设项目132个,加快让一个经济繁荣、绿色生态、疏朗开放、灵秀博雅的滨水宜居大城市在成渝城市群卓然崛起。

  实现生产向市场、产品向商品的“完美一跃”

  记者: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江的思路是什么?

  马波:内江是农业大市。要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很重要的是实现生产向市场、产品向商品的“完美一跃”。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已制定并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和发展特色产业方案。主要抓手是电商,关键措施是解决好人、地、钱的问题,主要路径是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主要体系是新型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着力重点是“稳、调、提、改、育、补”六个字,即稳字当头,调优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进体制机制,育人才,补齐短板。

  记者:内江怎么推进绿色发展?马波:内江人与水为伴,内江城因水而兴。沱江是我们的根脉,是我们的母亲河,所以我们把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作为“世代工程”来抓,坚持“科学、自然、人本、效应、持续”原则,大力推进81个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点项目,抓紧整改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强化增树增绿、减排减污、环境综合治理“一增一减一治”,全面实行河长制,着力营造绿色社会风尚,建设和涵养良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先行区。

  原标题: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内江

  • 上一篇:资阳市委书记周喜安:临空起舞让资阳走向世界
  • 下一篇:乐山集中开工115个项目 成乐高速扩容建设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