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成都“理工男”将科幻变现实 在遂宁每年造万台智能机器人

时间:2017-07-25

  四川新闻网遂宁7月25日讯(记者 赵权军 摄影报道)“让机器人扫地、端茶、做家务都不是梦……”谈及智能机器人,李志龙能滔滔不绝讲个没完。这个自幼爱看好莱坞科幻片的“理工男”,凭借自己多年潜心专研,研制并开发出第一代体感交互式智能机器人。目前,他的智能机器人项目已落地遂宁,其生产线每年可造10000台机器人,实现2000万元的年产量。

李志龙和他的智能机器人。

  爱看科幻片的“理工男”研制智能机器人

  “我也爱看美国好莱坞大片,特别是与机器人相关的科幻片。”今年35岁的李志龙系成都华阳人。他自幼喜欢将完好的玩具拆开后研究其结构,最大爱好就是观看好莱坞的智能机械科幻电影。如今,他还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每一部机器人科幻电影的故事情节。

  2004年,李志龙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领域,曾在大型企业做OTC系统服务。多年软件开发工作为他后期从事机器人研发工作奠定技术基础。2014年他所供职的单位领导认为:将来智能机器人的市场前景巨大。于是,李志龙成为技术骨干,负责带领一支30个人的团队潜心研究国内第一代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是个什么样子?国内无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李志龙接受这份工作后不久就碰到一个难题,智能机器人是由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构成,而当时国内市场上竟找不到一件智能机器人的集成电路板、芯片等构建,更无法直接获取到机器人的设计技术参数。

  万事开头难。为解决国内无技术、无设备的窘状,李志龙带领团队先后考察10余家机械生产厂,告知其厂商生产智能机器人所需材料的参数,由其加工生产定制的零配件。然而,仍有部分特殊工具无法被生产出来,李志龙就自己研究了5个多月,终于研制出专门制作机器人四肢关节零部件的舵机。为解决研发机器人所需人才问题,他多次回到母校招募一些志同道合的研究生,大家一起创业搞创新。

[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第一代智能机器人能完成诸如唱歌、讲故事等服务。

  第一代机器人收获“眼球”的同时还赚了钱

  2015年初,第一代智能机器人“小一”被研制成功,同年进行了大批量生产,并于2016年3月正式投放市场。当团队首次测试第一台出厂智能机器人时,30多名研发人员在办公室内一夜未眠,全部都挤在办公室里,等待李志龙最终的测试结果出炉。

  智能机器人的首次测试数据令研发团队很欣慰,也达到了团队的预期效果。据悉,“小一”是一款体感交互式的生活类智能机器人,身高仅50cm,却能唱歌、跳舞、给孩子讲故事,还能在预知危险等情况时自动报警,也能完成为家庭用户测体温、量血压等一些日常护理服务。

  当首款智能机器人在成都面世,出现在成都某展会上时获得了全场参观者和客商的“眼球”。李志龙说,“小一”在那场展会上亮相为团队赢得200多份订单。同时,通过其舞蹈表演赚足观众的喝彩声和关注度。因此,李志龙这支平均年龄30岁的研发团队获得国内风投数百万元开发注资。

  创业首次成功后,李志龙没有止步不前。智能机器人是未来智能交互市场的趋势,因此他发动研发团队建立起智能机器人开发研究的网络平台,方便全国各地的机器人研发者进行经验交流和数据互通。目前,该平台已有100多家同类机器人开发和生产企业入驻。此外,该网络平台也让李志龙赚到创业后的首桶金。

首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身高仅50cm的智能机器人吸引不少参观者观看。

 “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服务不是梦”

  2016年10月,经遂宁市相关部门前往成都与李志龙团队洽谈对接,李志龙的智能机器人被作为“遂宁造”在西博会展厅内大放异彩。在这次展会上,李志龙团队还展示了部分研制出厂的工业机器人,其中一款便是世界精密程度最高的“KUKA”机器人,该款机器人在现场变身为能够植树的“园丁”,引来不少参观者的叫好声。

  据悉,李志龙团队除研制生活类智能机器人外,还会根据遂、成、渝地区生产型企业需求,根据部分特殊工作岗位要求进行工业机器人定制服务。现在船山区相关部门已在物流港为李志龙团队建立起智能机器人研发产业园,并拥有一条世界先进技术和理念的生产线。该条生产线已正式投运,每年可造10000台智能机器人,实现2000万元年产值。

  “智能机器人的寿命可以被无限延长。”李志龙说,因为智能机器人有自学能力和记忆功能,每一台出厂后被激活的机器人资料,以及代码均被存储在大数据云平台,虽然智能机器人的硬件经磨损后被更换掉,但其用户的使用记录和机器人存储的记忆不会消亡或遗失,可以被无限期记录在数据库内,方便用户随时提取。

  目前,李志龙团队已完成第二代智能机器人的概念设计和研发工作,全新的智能机器人预计将于今年底上市。李志龙透露,第二代智能机器人的身高将“长”到1.5米,可完成诸如扫地、整理家务、无平台投影等基础家政服务外,还可进行专业的口语翻译、产品展示介绍等商务功能。“未来,智能机器人除无法像科幻电影那样被武装外,其余所有人类行为和服务均能被实现”李志龙说。

首页 上一页[1][2][3]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 下一篇:宜宾:“一标三实”大数据显神威 盗车团伙被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