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聂拉木县推进脱贫攻坚纪实:奋进 决胜全面小康

时间:2018-08-23

8月,海拔3700米的聂拉木县,山川披绿,云雾缭绕,行驶在“Z”字型的公路上,如同云端漫步。

亚来乡亚来村40岁的白玛在家里忙前忙后,2015年白玛一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年后,她自愿申请脱贫。“党给了这么多好政策,还等靠要,感觉不好意思。靠自己双手挣钱,饭才吃得香,活得也硬气!”积极参与“4·25”地震灾后重建,白玛和丈夫在家门口打工,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

在亚来乡,像白玛一样自愿申请脱贫的贫困户有32户。数据显示,聂拉木贫困人口由2017年的663户2349人减少至目前的114户283人,贫困发生率从13.75%下降至1.66%,日前已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检查评估组考核验收。

上下齐攻坚,打造本领过硬的“战斗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加强组织领导是保证。

着眼于加强组织领导,聂拉木县坚持工作机制先行,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县长任总指挥长的脱贫攻坚指挥部,组建11个工作专班,层层推进。

“层层签订责任书,人人立下军令状,我们建立了县抓统筹、乡(镇)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一起抓扶贫的格局,上下齐攻坚,啃下硬骨头。”聂拉木县委副书记、县长冯鲁伟说。

扶贫不是送钱、养懒汉,贫困群众没有“先飞”的意识,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着眼于此,聂拉木县积极发挥县宣讲团、农牧民宣讲员的作用,开展各类宣讲110余场次,发放扶贫资料6000余份,受教群众8000余人次,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党的惠民政策宣讲,让我更加明白党给予群众的好政策,回报党的恩情,就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亚来村群众塔觉说。

现在,在聂拉木县,“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少了,一些贫困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观念也弱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极大调动,推动实现了贫困群众从“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主攻产业发展,从源头“拔穷根”

扶贫脱贫,产业先行。

拉巴扎西当老板了!在聂拉木镇江岗村,拉巴扎西是个“明星”。

谁能想到,年纪轻轻的藏族小伙拉巴扎西竟然是一家年产值200多万元藏式家具厂的老板。

江岗村委会主任扎西介绍,该项目2017年建成,去年产值238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人,起到了很好的脱贫带动效应。

聂拉木县坚持走产业扶贫之路,立足实际,科学布局,发挥优势,着眼特色,着力打造北部乡镇以一羊(霍尔巴羊)一草(万亩人工种草)一业(民族手工业)一果(乃龙人参果)和南部乡镇以一水(天然饮用水)一加(糌粑和水泥预制加工厂)一药(藏药)的产业扶贫格局,着力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产业为根,从源头“拔穷根”,才能实现稳定收入。

聂拉木县副县长邱阳介绍,2016年以来,聂拉木县共实施扶贫产业项目35个,总投资1.42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79名。

盯紧重要领域,织就全方位“保障网”

聂拉木镇江东村的桑布原本就是贫困户,“屋漏偏逢连夜雨”,妻子旺姆又不幸患上包虫病,导致瘫痪,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为给妻子治病,桑布欠下了58万元的债。

就在桑布一筹莫展时,县里传来好消息:58万元医疗费,县里全部报销。

原来,在落实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的基础上,聂拉木县专门设立了医疗兜底保障资金,针对重大疾病患者,又设立了救助资金,各乡镇还设立了就医帮扶储蓄金。这对桑布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改变桑布家的困难境遇,聂拉木县又对桑布进行了技能培训,让其学驾照跑运输。“我现在跑运输,一个月也有几千元收入,脱贫我有信心。”桑布高兴地说。

桑布能得到政府的技能培训,这和聂拉木县打出的“保障牌”——转移就业促脱贫密切相关。

为确保贫困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聂拉木县目标明确。2016年以来,聂拉木县投入精准扶贫专项培训资金200万元,培训1057名农牧学员,有效实现了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同时,聂拉木县抓住灾后恢复重建的机遇,大力开展灾后重建促脱贫,提供众多工作岗位,通过务工让贫困户脱贫。

生态补偿、发展教育、金融信贷、结对帮扶、社保兜底……通过一系列脱贫“组合拳”,聂拉木县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正向着全面小康全力冲刺。

  • 上一篇:拉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全面推进
  • 下一篇:安徽省教育援藏第三批轮换教师接受岗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