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西藏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时间:2018-08-25

“现在仅支付一万元就分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我打工一辈子也买不起的。”山南市措美县乃西乡恰杂村贫困群众多吉平措兴奋地说。

近年来,全区各地各部门始终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对高海拔等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取得了显著成效。

安居:住新房不再是“梦”

多吉平措,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亲戚家。得益于教育“三包”政策,他上学至初中毕业,后来学习了挖掘机技术。虽然能够自食其力,但因没有自己的房子,婚姻问题迟迟没有着落。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落实,让多吉平措看到了希望,通过“一申请、一评议、两公示一公告”程序,他被确认为扶贫搬迁对象,搬迁至山南市泽当镇城区集中搬迁安置点。

搬新家的当天,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多吉平措还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每个月有近4000元收入。他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我现在有了自己的房子,还有稳定的收入。以后我要坚决听党话、跟党走,用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多吉平措是幸运的,和他的幸运一样,“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确定用3年时间,投资170亿元,建设安置区(点)907个,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6万人。

今年,我区易地扶贫搬迁进入有序收尾阶段。截至7月底,全区规划建设900多个安置区(点),在建288个,竣工591个,已搬迁入住35161户15.1万人。

乐业:给群众吃下“定心丸”

安居,还需乐业。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我区正确处理好扶贫搬迁向城镇聚焦和向生产资料富裕、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地区聚集的关系,统筹考虑搬迁后产业发展问题,坚持产业培训与搬迁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做到安居与发展并重,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搬迁群众收入。

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群众旺堆,2014年因骑摩托车出了车祸,造成身体左侧大面积创伤、左眼残疾,昂贵的医药费让这个家陷入了困境,妻子也在这时提出离婚,并变卖两人唯一的房子。他和三岁的儿子只好住在临时搭建的木头房子里。

米瑞乡以及村委会得知这一情况后,经过仔细甄别,把旺堆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帮助下,他不花一分钱就住上了新房子,还用上了全新的家具。更为重要的是,旺堆被选为村里的农牧科技特派员,在村里的养殖场中担任技术员,预计每年可获分红2万元左右。不用出远门就有稳定的工作,还能照顾年幼的孩子,如今的旺堆,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再也不像以前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不但能搬得出,还能稳得住、能致富,我区通过加强后续政策扶持力度,做好劳务培训、社会保障兜底等工作,来确保搬迁群众稳定脱贫。今年上半年,全区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通过产业脱贫96448人、生态补偿脱贫94268人、教育脱贫41199人、转移就业脱贫36421人、社会保障脱贫2178人、其他脱贫50411人。

产业:支撑起幸福生活

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在拉萨市曲水县在达嘎搬迁安置点,当地投资近2000万元,规划了产业园区,分别成立了达嘎鑫强奶牛养殖、达嘎品忠藏鸡养殖及种植园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按照“项目支撑、财政注资、企业投入、群众参股”的模式,带动搬迁群众参与到项目中,实行“企业+合作社+双联户+贫困户”经营方式,规划养殖奶牛500头、藏鸡1万羽,种植饲草、藏(中)药材365亩,预计实现年增收314.29万元,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可达4400元以上,保证群众脱贫致富。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我区坚持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困难群众坚决摒弃“等、靠、要”思想,鼓励他们辛勤劳动、自力更生,选择合适的产业脱贫致富。

截至7月底,全区累计开工建设产业扶贫项目2144个,已竣工完成1166个,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14.85万人,受益总人数达24万多人。

  • 上一篇:上半年西藏居民消费快速增长 增速居全国首位
  • 下一篇:“星光守护”交通安全进校园公益活动在拉萨市第一小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