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收是稳定脱贫的前提,而产业兴旺又是稳定增收的保证,然而,投资周期长、产出风险大、见效慢、收益低却成了村民产业化发展的软肋。班戈县以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把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发展,通过制度规范和定股确权等方式,盘活乡村经济,走出了一条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有效途径,引领村民“抱团”致富,让村民有更多的收入和红利。
目前,班戈县进入了多雨的季节。草场青青,牛肥羊壮,雨后的班戈,空气格外清新,云朵在蓝天上变幻着形状,与牛群羊群交相辉映,成为草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牛羊有专人放、高寒暖棚有专人看、商店有专人管……班戈县普保镇多尔格村自2012年6月成立牧业经济合作社以来,牲畜、劳动力、草场等各种资源都实行了优化配置,提高了劳动效率,发展了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推动了村民脱贫致富,到了2017年底,村里已经没有了贫困户。
要成立合作社
家家户户都同意了
多尔格村海拔4750米,没有优势产业支撑,村民长期沿袭传统牧业模式,经济基础薄弱。如何依托现有资源进行产业化经营、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是村里的头等大事。2012年6月的一天,多尔格村格外热闹,全村108户村民共同见证了多尔格村载入史册的时刻——多尔格村牧业经济合作社成立了。
合作社依托村里现有资源,培育产业发展引擎,建立了高海拔农业生态示范基地、标准化绵羊育肥基地、莫东达热宾馆等实体经济。此外,还融入了副食百货批发零售商店、民族手工业加工、妇女茶馆、网吧等多种经营。
多尔格村党支部副书记格桑平措说,当时听说要成立牧业经济合作社,全村每家每户都签字同意了。全村牲畜、劳动力、草场都入了合作社的股,进行集体化经营,形成了住宿、养殖、存储、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实现了农牧业产业链延伸集聚效应。通过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合作社更好地运行起来了。
7月14日下午,天色灰蒙,貌似一场大雨即将倾盆而至。但多尔格村牧业经济合作社的负责人旦秋却忙得热火朝天。他是合作社在班戈县城的宾馆、批发零售商店、网吧和妇女茶馆的负责人。“宾馆已经住满了,最近周边乡镇来批发商品的人也特别多,因此利润不错,上个月,仅我负责的这几个项目的纯利润就达到了9万元。”
一笔笔进账带来的不仅是喜悦,更是希望,村民切身体会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后的幸福感。大伙都觉得好,希望合作社以后经营得更好。
依托集体经济
这个村富裕起来了
在合作社成立以前,多尔格村主要以粗放式放牧为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为2000元,自合作社组建以来,村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班戈县普保镇副镇长格桑仁增说,合作社以草场、牲畜、劳动力入股,实行畜产品统一收回、统一销售,年底按照草场25%、牲畜25%、劳动力50%进行分红。只有让社员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才能增强社员合作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2017年底,村民人均收入达到9241.5元,其中现金收入为5083.07元,村民生活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说起合作社给村民带来的福利,51岁的塔巴如数家珍:“我没读过书,也没有技术,合作社成立前,主要是放牧,收入不稳定。加入合作社后,村领导安排我负责高海拔农业生态示范基地暖棚管理工作,除草、浇水、施肥……不仅收入稳定,年底还能分到吃、穿、用等生活用品,对于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合作社的效益和村民的利益真正连接到一起,同时也推进了精准扶贫。班戈县农改办负责人说,合作社将一家一户小生产经营联合起来,使班戈县特殊存在的传统、分散的生产经营形式与现代、开放的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有所缓解,逐步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此外,通过合作社规范发展、壮大发展,班戈县还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加工、品牌化销售,实现了资金、技术、劳动力、草场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套,进一步优化了牧业和牧区经济结构,提高了畜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促进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粗放型畜牧业向效益型畜牧业转变。
多项政策措施
促进牧民增收致富
据班戈县农改办负责人介绍,班戈县以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牧民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和提升工程,在合作社中开展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五化”行动,采取“宣传引导、培育改造、规范提升、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了牧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健康发展、快速发展。
班戈县在合作社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政策扶持的导向作用,从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引领合作社健康发展。如坚持项目建设优先安排、资金扶持重点倾斜,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扶持合作社用于水、电、路、畜圈、围栏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县合作社资金项目库,县财政安排基础资金200万元,专门用于扶持示范性合作社,推动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对运行规范、示范带动明显的合作社进行奖补;探索金融信贷扶持合作社新路子等,及时解决了合作社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推动、品牌建设拉动、拓展营销渠道促动、协会联动等方式,班戈县不断提升合作社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引进了西藏浩鸢牧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班戈县赞歌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班戈县生态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等畜牧业生产加工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牧户”的模式,推动企业与合作社进行嫁接,带动合作社发展壮大。
随着合作社数量的不断增多,为防止小规模的恶性竞争,班戈县还成立了合作社协会,坚持“一乡一品”,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服务协调的作用,积极探索合作社联营的有效途径,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利益分享”的方法,鼓励地理位置相邻或者靠近、经营内容相同或者互补的合作组织进行联营。
增强发展活力
必须上水平提质量
多尔格村靠着走合作化道路,“抱团”发展,实现了从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的转型走上致富路的故事,这只是班戈县牧民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2017年底,全县共发展牧民合作社60家,涉及农牧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这些合作社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合作社进一步优化了牧业和牧区经济结构,提高了畜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促进了班戈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粗放型畜牧业向效益型畜牧业转变。“下一步,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必须在增数量、扩覆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上水平、提质量。”班戈县农改办负责人说,坚持抓大不放小,依托二、三产业,引导群众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发展合作组织,进一步增加合作组织总量,不断提高牧业组织化程度。力争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带动能力强、效益明显的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集体经济不仅要让村民富裕,更要让他们的生活有保障,幸福感越来越强。”面对班戈县深化牧业改革、推动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班戈县农改办负责人充满了信心。他表示,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盘活乡村经济,拓宽增收渠道,推动精准脱贫,引领村民“抱团”致富。(龚成乔 记者 刘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