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泽当9月5日电(记者 巴桑旺姆)近年来,错那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山南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预防与治理并举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各方参与、齐抓共管、落实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寒边境县的环境保护路子。
实施“树进院、增绿化”工程。广泛动员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驻军部队在院落内开展春季和雨季人工植树造林实验,对栽种区域进行客土深栽,试种杨树、柳树、云杉等适应能力强的经济型苗木,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截至目前,县城累计栽种苗木6个品种4000余棵,成活率达90%,结束了县城无树的历史。
实施“河变湖、城更美”工程。立足湿地资源优势,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投资4047万元启动湿地公园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广场、景观灯、拦水坝、滨江栈道等配套设施,湿地面积扩大到2500亩,吸引了黄鸭、斑头雁、黑颈鹤等10余种鸟类栖息,并聘请三名工作人员负责公园卫生管理和鸟类管护工作。目前,正在积极实施湿地公园三期工程,预计投资649.28万元,新建野生动物繁育栖息场所、高原鸟类科普馆、生物多样性检测站等项目。湿地公园的建成有效保护了江河源头,有利于空气净化、气候调节、洪水防范以及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的保护与修复。
实施“暖入户、聚人心”工程。错那县被列为自治区唯一的地热供暖试点县,一期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于2016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供暖面积达3.5万平方米。项目二期工程总投资1.6亿元,对县城进行全面供暖,供暖面积15万平方米,2017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地热供暖有效解决了干部群众烧火取暖带来的生态影响和环境污染问题,发挥生态效益,推动错那县绿色经济发展。
实施“改棚区、添幸福”工程。整合资金8858万元,实施麻麻乡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等工程,改善了门巴族群众的人居环境,麻麻乡生态文明小康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当地群众依托小康村,开办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每户年均增收5万余元。积极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25个边境小康村规划编制,开工11个边境小康村。扎实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9乡1镇24村完成创建工作,创建率达到100%。全面实施文明县城“双创”活动,实施牲畜统一放养、车辆统一停放、线路统一地埋、垃圾统一收集、设施统一维护、广告统一规范、门牌统一制作、责任统一划分、行为统一规范、人员统一调配措施,有效提升了县城管理水平。
实施“增草场、移草皮”工程。总投资1842万元,在错那镇、卡达乡、觉拉乡3个乡镇实施人工种草和退牧还草项目,种植面积达3600亩,有效缓解了草畜矛盾。组织错那县直单位、建筑工地等开展草皮移植工作。目前,城区草坪铺设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大力实施人工种草和退牧还草工程,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推进科学饲养方式,让30万亩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实现了草地资源永续利用,有效遏制了草场的退化、沙化和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