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为了促进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使他们同健全人一样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从无障碍出行的硬件基础设施,到康复、文化教育等助残服务以及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每个人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我长大了想去很多地方。”一位小朋友仰起头,笑着回答。
“我长大了想成为消防员。”实地参观消防员一天的工作后,儿子对妈妈说。
……
答案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可对于我区数万名残疾人而言,梦想可能是通过看书感受难以抵达的世界,可能是放声唱出内心的感受,甚至可能只是凭自己的力量转转脖子、伸伸腿脚——这些看似容易达成的目标,在他们那里却可能只是梦想。
主动融入大局 夯实发展基础
“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办好特殊教育。”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发展,推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残疾人事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区各级政府残工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主动作为的良好格局。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及时制定出台,为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为形成较为系统的残疾人政策保障体系,我区各级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符合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实际的路子,在残工委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推进扶残助残政策制度化、普惠加特惠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政策的支撑下,全区各级残联聚焦托底补短,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建立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五年来,发放补贴金26523.2万元,惠及32.8万人次,“两项补贴”与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等制度一道,成为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重大制度支撑。积极推进全区“双集中供养”福利政策的落实,将困难孤寡残疾人优先纳入供养服务对象工作。进一步完善生活困难成年重度残疾人按规定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特惠政策。五年来,15618名城乡困难残疾人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3584名残疾人纳入了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持证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聚焦基本公共服务 为梦想补翼
“Hello,大家好,我是央拉,今年8岁了,兴趣爱好是画画、跳舞、下围棋……祝老师教师节快乐!”2018年9月10日,第34个教师节当天,听障儿言语康复师巴桑卓嘎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视频中,8岁的央拉落落大方,口齿清晰地介绍着自己。
如果不是事先耳闻,我们很难发觉这是一名戴着人工耳蜗的听障孩子,就在几年前,她还只能借助助听器模糊发音。
和许多听障人士一样,花费近20万元配置人工耳蜗,曾经是央拉家人眼中遥不可及的梦。2010年,在区残联的帮助下,央拉和另外几个听障儿童免费种植了人工耳蜗。与此同时,为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聆听意识和习惯,区残疾人联合会康复中心为孩子安排了3年的免费康复训练,“现在孩子能听会说会唱,我们全家就像又活了一回。”央拉的母亲卓嘎说。
身体康复是残疾人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但康复常常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据相关数据统计,五年来,700余名残疾儿童获得免费手术和康复服务,对2.16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了9.6万人次的康复服务,服务覆盖率达53.3%。基本型辅具适配遍布全区74个县区,免费适配辅助器具1.65万件。实施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培养社区康复协调员98名、应用型康复高端人才14名。举办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9期,培训残疾儿童家长348名,建设社区康复站98个。
折翼的鸟儿依旧渴望翱翔蓝天。同样,残疾人也希望像正常人一样接受教育,获得就业机会,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残疾人教育普及水平,我区积极贯彻《残疾人教育条例》,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对高中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按普通高中免费教育经费的3倍实行免费教育;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每人每年6000元的“三包”经费和公用经费,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能力。五年来,共落实资金85.8万元,专项资助413名贫困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落实资金7.8万元,资助13名被普通高校录取的重度残疾人学生。“全区共建特教学校5所,在校生911人,视力、听力和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进一步提高。”自治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徐非介绍说。
在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方面,通过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残疾人就业援助月等措施,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形成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创业就业、辅助性就业等多种就业形态。五年来,全区累计对1067名残疾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1000余名,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14481人次;投入资金159万元,扶持了170名残疾人创业,加强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统计管理工作,实名制录入52138人,录入率89.44%,覆盖率达100%。
平等共享 为梦想洒满生命之光
2018年9月7日—11日,第四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在拉萨开幕。展会的一角,“墙星”二字赫然贴在展位的墙壁上,40多岁的次央和几位年轻人盘膝而坐,用竹笔蘸着墨汁在膝上一块黑色的长木板上一笔一画的写下一排藏文字母。
指着“墙星”上的字,次央找到儿时的感觉:“以前的事情都想起来了,真的好开心!”
“墙星”是藏语“写字板”的意思。这个练习藏文的木板陪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出生的藏族孩子度过了最珍贵的小学时光。那个时候,上学的孩子人手一块“墙星”练习藏文字母,只有在“墙星”上练习过关之后,才能在纸上写字。然而,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墙星”却因笨重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不想成为家里的拖累,坐在轮椅上的藏族小伙觉列创办了“拓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决心将藏民族的“墙星”文化再找回来。如今,他和梦想的距离正一步步缩小着。
“全社会都在向残疾人提供帮助,我的梦想是让大家看到,残疾人也有能力创造生活,有能力帮助别人实现梦想。”觉列黝黑的脸庞上,一双眼睛坚定有神。
和觉列一样,如今,我区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正在以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面貌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平等与文明的风气在高原播撒,我区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从方方面面共享发展的丰硕果实。
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节点的活动,广泛宣传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政策措施,提升了残疾人事业的影响力,弘扬了人道主义思想和“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
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各类赛事,展示了残疾人的特殊才华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在第九次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次特奥会中,我区获13金6银8铜的优异成绩;在第九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中,我区取得了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选送的舞蹈节目《舞动大地》还被选为参加中国残联举办的全国文艺汇报演出的压轴节目。
基本需求有了保障,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能够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民主生活。近年来,残疾人在人大、政协代表的比例和参事议事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202名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工作者担任区、市地、县、乡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记者 王莉 孙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