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昌都城区往北5公里,便到了绿意盎然的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这个位于达玛拉山脚下的村庄,村道四通八达,绿树掩映着一排排民居,优美的环境富了通夏人,也向我们诉说着这个村由穷变富的故事。
通夏村现有142户702人,虽然没有耕地,但2017年全村总经济收入2千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万余元,村民生活恬淡闲适,人人笑容满面。
通夏村的蜕变之旅
驶入通夏村,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村尾,道路两旁是一排排漂亮的藏式小楼,家家户户鲜花盛开,远处的达玛拉山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通夏村村委会墙上挂着“全国文明村镇”“昌都市精神文明示范村”等奖牌。通夏村党支部副书记向巴告诉记者,以前的通夏村,村里只有一条窄窄的小路,路面坑洼不平。村民一直过着“饿不着却也富不起来”的日子。
说起通夏村这些年的变化,得益于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村。2015年,通夏村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通夏村创建自治区生态村工作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主要工程和具体保障措施等内容,开启了通夏村的蜕变之旅。
“为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村创建活动,我们通过召开村民大会,设立宣传栏,向干部群众宣传创建生态村的重要性,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生态村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了群众基础。”向巴告诉记者。
有了群众的支持,一系列创建措施接踵而来。完成农房改造工程共计97户,完成率达到91%,农牧民都住进了宽敞、漂亮的新居;实施饮水安全工程,通水率达100%;完成户用独立式旱厕107户,完成率达100%;投入10万元开展绿化工程,开展村庄绿化,发展庭院经济,美化村容村貌。
如今,走在通夏村,平坦的水泥路上看不到垃圾,沟渠不见污水。村民在房前屋后栽种了月季、雏菊、苹果树等花草及各类果树,呈现出一派美丽乡村景色。
生态经济互利共赢
生态村创建让通夏村拥有整洁的村容村貌,富有活力的乡村美景,再加上离城区只有5公里的区位优势,让村民逐渐走出一条吃“生态饭”的路子。
十多年前,村民夏多次仁经营了一家零售商店,生意火爆,这是通夏村第一家商品店。随着周围其他商店的开业,夏多次仁的商店逐渐冷清起来。在为商店生意不景气而犯愁时,夏多次仁看到了另一个商机——开办藏家乐。
通夏村离城区近,又地处达玛拉山脚下,沿坡而上,在半山腰处的观景台可鸟瞰昌都全貌,加之如今的通夏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吸引了众多昌都市民及游客前来游玩。
有了初步设想,夏多次仁和妻子米嘎忙碌起来。他们在入门处种了爬藤玫瑰,将庭院里的水泥地换成了草地,还放置了2把庭院伞,开辟了3个包间,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
“我们的藏家乐就在公路旁边,很容易被游客看到。夏天生意比较好,特别是周末来的人多一些,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挣500至600元。”夏多次仁对记者说。
谈到未来的打算,夏多次仁打开了话匣子,“虽然现在周围又新开了几家藏家乐,但在2015年时,我们村里的地都被征用了,要在我们村建学校、妇幼保健院、建材市场等,到时候来村里的人就更多了。我想把这个院子再好好改造一下,吸引更多的客人。”
绿色生活共建共享
有了美景,又尝到了生活的甜头,更蓝的天、更绿的地、更清的水,成为通夏村人的幸福所在。在通夏村,绿色生活共建共享蔚然成风。
近年来,通夏村多次开展植树造林活动,2016年和2017年共种植了苹果树3000棵、桃树1500棵、当地树木1.05万棵、云杉3.5万棵、金叶榆600棵、柏树1680棵、刺柏1667棵。参与植树造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天有150元的收入。
“三分造林,七分管理”。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巩固前期成果,通夏村不断加大植树造林工作后期管护力度,成立了专门的管护队,轮流对植树区进行巡逻管护。
早晨8点,护林员加永拉姆和往常一样走出家门,和其余5名护林员一起前往达玛拉山的种植区巡查。虽然近期雨水充足,不需要给树苗浇水,但他们还需要检查树苗的成活情况,及时将枯死的树苗挖出来,重新种上新树苗。
“这是一份既能为村子绿化作贡献,又能拿到工资的工作。一年下来,我可以有7000元到8000元收入,我就想一直这样干下去。”加永拉姆说。
一路走来,目睹到通夏村村美民富,一幅“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白墙红瓦、人和民富、莺歌燕舞”的崭新画卷正在藏东大地展开,呈现出具有浓郁乡土田园气息的生态村庄美丽景象。(记者 周婷婷 桑邓旺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