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日喀则市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治贫困

时间:2018-10-16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举全区之力主攻脱贫攻坚,并取得了决定性进展。2016至2017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9.7万人,贫困县摘帽30个,连续两年被中央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省区之一。

几年来,在热火潮天的脱贫攻坚大会战中,全区上下涌现出了无数的动人事迹和感人故事,更有值得相互学习、借鉴的好经验。今年是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又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对此,本报将围绕全区七市地脱贫攻坚推进情况,连续推出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近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专项评估检查并同意,日喀则市白朗、聂拉木、定结、康马、吉隆5个县退出贫困县。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日喀则市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战绩频传,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不断取得。

作为全区三大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日喀则市如期实现全部脱贫任务。在党中央的特殊关心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日喀则市80万各族群众凝心聚力,决战扶贫攻坚,在顶层设计、产业扶贫、易地搬迁、转移就业等方面下大力气精准扶贫,逐步摆脱贫困,挺起脊梁走出了一条有日喀则特色的扶贫路。

聚焦目标任务,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推动精准扶贫,落实精准方略,需要采取超常规举措,下足“绣花”功夫。

针对自身脱贫能力弱等贫困原因,日喀则首先在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实行“五级书记”抓脱贫,压紧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并在全市范围内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11个专项小组”近100人的全脱产工作专班,配全配强人员力量。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喀则市实施差别化政策,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转移就业、健康扶贫、结对帮扶等政策方面有区别、有重点地循序推进,构建起多方、多面、多点的扶贫格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日喀则市进一步完善政策,全面启动了“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中期评估调整工作,调整充实脱贫攻坚项目库,出台了《日喀则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日喀则市关于支持东西部合作发展飞地经济助推脱贫攻坚指导意见(2018-2020年)》等系列文件。

“多亏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干部的手把手护航,家具厂才按期建成,收入也越来越高。”在聂拉木县聂拉木镇江岗村,拉巴扎西把藏式家具厂经营得红红火火。

精准扶贫,强化资金投入是支撑。日喀则着力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提升实效。仅今年就整合脱贫攻坚资金41.2亿元,下拨37.46亿元,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3.64亿元。

不仅给钱给物,还给干部。针对各县区分管领导、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扶贫专干、驻村工作队、村(居)“两委”等扶贫骨干人员,日喀则市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批懂扶贫、会扶贫、善扶贫、真扶贫的“行家里手”。仅今年就培训县级干部128人次、科级干部941人次、驻村工作队员1958人次。

突出精准施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脱贫攻坚这篇文章如何才能写得出彩?日喀则市用实践做了回答:靠精准施策。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日喀则市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产业发展“拔穷根”。

日喀则市结合资源禀赋特色,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大力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重点推动苗圃、蔬菜、青稞、“两只羊”、藏鸡、民族手工业等扶贫产业发展。

白朗县万亩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桑珠孜区、南木林和江孜万亩苗圃基地;岗巴县岗巴羊养殖基地……“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按照这个思路,日喀则市全力布局七大产业,大力发展有机种养加业、特色旅游业、天然饮用水业、绿色生态业、特色手工业、清洁能源业、南亚物流业。据了解,2018至2020年日喀则计划实施脱贫致富产业项目231个,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项目57个,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67925人。

易地搬迁“挪穷窝”。

“房子我一分钱都没花,电视、柜子、桌子、木床等家具都是配好的,直接拎包入住,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真是太好了。”看着新房子,南木林县孔阿新村的搬迁户顿珠兴奋不已。其实,与顿珠一样高兴的还有全村238户925名群众。截至目前,日喀则市已完成15877户65055人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实现9049户36379人入住,已建成房屋搬迁入住率达55.9%。

健康扶贫根治因病致贫、返贫。

“为给妻子治病,我花了58万元医疗费。”聂拉木县江东村的桑布本就是贫困户,巨额的救治费让这个家更是“雪上加霜”。就在这当口,县里告诉他,58万元医疗费全由县里报销,原本愁眉紧锁的桑布顿感“拨云见日”。

桑布是日喀则市实施健康扶贫的一个缩影。为根治因病致贫、返贫,日喀则市大力推进健康扶贫“1+4”工程(目标人群每年筛查一次,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政策兜底保障一批、治愈疾病退出一批)。今年,已落实救助资金784.12万元,实施医疗救助1.23万人次。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日喀则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实施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大转移就业力度,大力开展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有序推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播;扎实开展生态扶贫,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发挥保障兜底作用,扎实推进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劳务输出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日喀则市因地制宜,种种“加强版”“创新版”的脱贫攻坚方法不断推出,很多“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严格督导检查,强化作风整治力度

督导检查是狠抓落实的一个有效抓手。

以问题、目标为导向,日喀则市坚持针对各级督导检查、评估考核、明察暗访、监管审计发现的问题制订详细的整改方案,并建立跟踪督办台账,重点督导2017年达到摘帽标准的5县区和2018年计划摘帽的6县区。

从严监督执纪问责。紧紧围绕扶贫领域的问题,制订了《日喀则市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共形成86项具体治理措施,一一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治理时限。仅今年,全市扶贫领域就追责问责123人次。

同时,日喀则市还着重加大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加强精神扶贫,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贫困群众自愿脱贫的积极性持续高涨。

“党给了这么多好政策,还等靠要,感觉不好意思。靠自己双手挣钱,饭才吃得香,活得也硬气!”聂拉木县亚来乡亚来村40岁的白玛自愿申请脱贫时如是说。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再也没有比追求幸福更能凝聚热情与能量。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当前,日喀则市正举全市之力,用“绣花”的功夫劲,用“靶向”的治疗法,把扶贫扶到“点上”“根上”,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

  • 上一篇:拉萨市驻村工作队队员旦增措姆:茶和盐巴般的深情
  • 下一篇:错那县多措并举助力边境小康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