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饱含深情的《天路》,唱出了藏家儿女对交通通达和加速发展的渴望。十多年来,这条钢铁巨龙不负众望,驮载西藏向现代化砥砺前行。
如今,在世界屋脊的西藏首府拉萨,一条新的脱贫“天路”正在广大干部群众的接续奋斗中不断向前延伸,路旁有幸福的雪莲绽放,前方是美好的全面小康。
以迁脱贫
走进西藏首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拉萨市曲水县达嘎乡三有村。
一排排洁白的藏式小院整齐排列,一条条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卫生所、幼儿园、产业合作社等一应俱全,处处呈现出喜人景象。这里的村民们正享受着幸福的生活。
搬迁户达瓦像往常一般开始了在奶牛养殖合作社的工作。“都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了新房,现在有了工作,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达瓦满怀感激地说。
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拉萨市紧密结合乡村资源禀赋,扶持壮大一批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对贫困群众辐射带动强的产业,实现每个搬迁安置点都有配套产业、每户贫困户都有1人参与产业发展就业。曲水县四季吉祥村融资30亿元发展连栋温室、中药材基地、有机肥厂等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吸纳2000人就业。
对搬到城市安置点的,拉萨市注重做好培训就业工作,累计开展培训430期2万余人,举办各类招聘会27场,对接就业岗位万余个,实现6856名建档立卡对象转移就业脱贫。
城关区充分尊重搬迁群众的就业意愿,积极开发搬迁群众会干愿干岗位,帮助从林周县、空港新区等搬迁到恩惠苑的660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经开区与尼木县在尼木县城合建“经开尼木产业园”,以经济开发区的先进理念、雄厚实力带动条件较差的尼木县经济发展、助力精准脱贫。
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状况,拉萨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落实资金14.89亿元,建成39个集中安置点,实现搬迁入住2.2万余人,实现就业、就学就医、社保全覆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与此同时,扎实推进羊八井风湿患者集中搬迁一期工程建设及昌都、阿里、那曲三市地150户625人的搬迁入住工作;启动昌都市“三岩”片区跨市整体易地扶贫搬迁,首批25户124人顺利入住;稳步推进那曲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完成262户1102人的搬迁入住。
以教脱贫
“孩子读书能领到米、油,这样的事给老家的亲戚分享时,不少内地亲戚既惊诧又羡慕。不知情的远亲还以为我们读的是‘贵族学校’。直到他们来拉萨旅游时才知道,在拉萨读书的孩子都能享受这样的好政策。”江苏实验中学高二(三)班旦增的家长张晓芬乐呵呵地说。
在张晓芬的四川亲戚眼中,这个藏汉团结家庭,政府分廉租房,孩子上学领油粮,日子过得实在是舒坦。
在拉萨,全面落实“三包”政策已有许多年,年均落实经费8亿元,10万余人受益。拉萨市还全面落实大学生学杂费、住宿费、书本费实报制和生活费、交通补贴费全覆盖,累计发放资助金1.1亿元,受益学生达2万余人次;投入资金7.82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67所;通过培训实现565名“两后生”转移就业。
以补脱贫
曲水县茶巴拉村村民索朗是一名护林员,一家四口除了种地,索朗一年还能领到6000元的护林补贴,近年来,家里的年货一年比一年丰富。
索朗只是拉萨市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受益群体的一个缩影。如今,拉萨市落实生态补偿岗位7.8万余个、兑现岗位资金2.4亿元。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和非建档立卡农村低保人口中无劳动力的人口实施定向补助政策,累计兑现补助资金4467.82万元。
同时,拉萨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完善农牧区基本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率先在全区全面实现“两线合一”,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均高于自治区标准,累计发放各种补助资金2.58亿元。
拉萨市制订出台《拉萨市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在全区建立“农牧区医疗制度+农牧民大病商业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兜底”的医疗保障套餐,有效解决了1239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患者家庭的脱贫问题,累计为296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报销医疗费用1110.8万元。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拉萨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落实资金14.89亿元,建成39个集中安置点,实现搬迁入住5327户2.17万余人;投入资金7.82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67所;完善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累计发放各种补助金2.58亿元。
拉萨市通过迁、教、补等方式多管齐下,圆满实现全市整体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