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北郊的夺底沟,距市中心7公里左右。走进风光旖旎、气候温润的夺底沟,走在夺底乡维巴村的路上,沿途野花烂漫、牛羊成群……
维巴村是拉萨市唯一一个集田园度假、果蔬采摘、工艺制作等为一体的原生态民俗村庄。这里有西藏擦擦博物文化展览馆、趣真藏香厂、曲色民族风景庄园以及乃古东日、吉仓日追、普布觉寺等寺院,还曾是八大藏戏之一《顿月顿珠》取景地、藏药材圣地等。
保护环境有回报
以前,维巴村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采石。近年来,随着政府环保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维巴村逐渐停止了采石活动,但村民的收入也降低了。
维巴村是拉萨市旅游局对口扶贫村,为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拉萨市旅游局在村里进行调研,发现当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决定将维巴村纳入特色旅游乡村范畴。
得知维巴村将被打造成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后,全村村民激动不已,大家又看到了希望,纷纷开始维修改造自家房屋,准备开发成“农家乐”。为此,拉萨市旅游局驻村工作队还专门带领村里的部分群众到内地参观“农家乐”,学习经验。
维巴村村民达娃的家是一户典型的藏式院落,两层的楼房,院子很大,绿意葱茏,各色鲜花竞相开放。达娃为她的院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民族风景庄园。从2013年开始,达娃一家便开始经营农家乐,每一个来到民族风景庄园的游客,都可在此体验藏民族民俗风情,感受藏家传统生活,品尝美味藏餐,也可欣赏周围的田园美景。
“到西藏只是看看风景、拍拍照片哪能叫旅游啊?进乡村,住藏家,打起酥油茶,才能近距离感受藏民族传统文化,维巴村的绿意、安宁、清幽让我们感到确实不虚此行。”来自上海的游客刘女士晒着暖阳悠闲地说。
小树莓大收获
在维巴村树莓基地,看着市民们满心欢喜地采摘树莓,村民强巴楚陈露出了笑容。
强巴楚陈家中只有他一个劳动力。“以前家中的十多亩地种的都是青稞,挣不了多少钱。后来我把土地以流转的形式租给公司,每年每亩地都有2000元的租金,还能到树莓基地务工赚钱,这可比以前轻松多了。”强巴楚陈乐呵呵地说。
2015年,青海树莓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在拉萨南山试种了3万株树莓,获得成功,证明了在西藏种植树莓是切实可行的。
次年2月,西藏树莓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成立,总部就设在夺底乡维巴村。“我们种植后发现,与在青海省的种植基地相比,夺底乡的树莓不仅成活率高,果实也更加饱满、口感更好。” 西藏树莓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玉邦介绍说。
目前,速冻树莓果每吨价格达1.5—2万元人民币,如果将树莓进行相应的深加工,价格还会更高。考虑到树莓的广阔市场前景,夺底乡党委、政府深入辖区征求群众意见,积极组织代表前往青海考察,最终决定以大面积土地流转的形式,组织群众参与树莓种植,解决群众就近就业需求,增加群众现金收入,拉动辖区经济发展。
树莓幼苗种植完成后,公司为村民提供了除草、灌溉、管理等就业岗位。洛欧村和维巴村的劳动力还可以在基地里免费学习种植技能,掌握技术后可自由种植,公司统一收购产品。
周玉邦坦言:“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夺底乡的合作,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两条树莓沟、一片树莓田’农业生态景观和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与产品研发为一体的树莓休闲科技农业园区,并向多元化产业链方向发展,为夺底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据统计,目前夺底乡用于树莓种植的土地已达1200亩, 累计每年出工人次达到500多人次,仅2017年,树莓产业园区分红就达500万元。
乡村游致富又环保
2011年,拉萨市旅游局委托西藏大学和北京大地景观设计院对夺底乡旅游开发项目进行规划。同时,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在维巴村修建了一个占地10余亩的度假村,包括停车场和旅游专用厕所等配套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夺底乡借助便利的交通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拉萨市旅游局驻维巴村工作队帮助村里兴建了擦擦博物文化展览馆、旅游休闲观光园等项目。旅游旺季到来之前,驻村工作队还会与拉萨市旅游企业积极沟通联系,对村里的适龄青年进行旅游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就业。
“从前村里的交通、网络、用水都不方便,如今村里吃、住、行、游、购一应俱全,我们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分红,有希望,这都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带来的。”维巴村村民拉姆次仁一边打扫着自家农家乐一边说。
维巴村的德吉也把自家小院改造成了一间民宿,除了提供餐饮、住宿,还会向游客们介绍西藏风俗。“藏历新年有很多与内地不一样的风俗,许多游客都很感兴趣。”德吉说,仅藏历大年初一这天,她就在家中迎来了近百名内地游客。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德吉家接待游客超过800人,增收五、六万元,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