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去的2016年,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山南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山南市围绕“两基地一核心”发展定位,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转变科技职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驱动发展,向上争取项目,向外争取资金和人才,向下搞好服务,全市科技科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三五”起步之年的良好开局。
没有什么比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更有说服力:全市拥有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小企业2家、科技孵化器2个、市级科研机构2个。全年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科协项目54个,专项资金总量达1882.4万元,同比增长23.2%。乃东区草莓种植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行政村农牧民科技特派员覆盖率达100%……
数据的背后是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也是市科技局扎实推进科技服务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的现实表达。
加大攻关投入
科技工作亮点纷呈
重大科技专项是科技工作的标志性、集成性项目,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山南市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为此,2016年,山南市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以国家投入为主,企业或合作社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创业创新投入体系,转而实施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科技科协工作亮点纷呈。
“2016年,全市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科协项目54个,专项资金总量达1882.4万元,同比增长23.2%,推动了项目的扶持带动作用。”山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次仁多布庆说,“在作物育种科学研究、民族手工艺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藏医藏药研究、科技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等领域均取得新突破。”
真正想农民所想,才能送农民所需。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山南市科技局助力相关部门提纯复壮的“嘎玉辣椒”已在扎囊县德吉新村小规模种植,据了解平均挂果数比传统方法提高19.5%,亩产提高30.8%,果实售价更高,将为群众带来十分可观的收益。
加速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产业惠民生
科技攻关取得新突破后,山南市通过积极争取、申报实施了一批专项项目辐射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加快了农牧业科技进步,提高了民生领域科技应用水平,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春末,置身山南市加查县,最吸引眼球的不是壮美的河谷山梁,而是在雅鲁藏布江岸边蓬勃生长的“千年核桃林”。
加查县委书记李贤荣告诉记者,2016年“加查核桃产业化生产示范”项目引进优良苗木新品种3个、新技术5项,能实现年加工核桃15吨,辐射带动2000多户6000余农牧民就业增收。
山南市科技普及科副科长魏香红说:“我们还组织实施国家和自治区级科协项目、‘三区人才’扶持等项目,大力激发科技人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创办实业的激情。促使带动‘土专家’、致富带头人创办或领办合作社,技术辐射带动2000多人就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乃东县泽当镇的农牧民科技特派员益西卓嘎,不仅让群众到自己的养殖场打工赚钱学技术,还成立了贡桑禽类养殖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了育雏、养殖、销售为一体的农村经济新模式。
弥补人才短板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近年来,山南市积极弥补科技人才短板,健全合作交流机制,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次仁多布庆说:“山南市从2006年开始选派农牧民科技特派员,目前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已达到1108名,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实现了每个行政村拥有2名农牧民科技特派员。”
多年来,农牧民科技特派员们活跃在田间地头,采取现场解讲、示范指导、入户面授、集中培训等形式,把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使农牧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先进、适用的农业种植技术,为圆满完成农业项目工作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7年,山南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实现创新突破,让科技创新这一发展新引擎催生更强劲的动力,助力山南经济社会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