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色彩鲜明的藏式民居错落有致,柏油公路、电网、宽带等通村进户,学校、医院、文化广场、生态产业纷纷落地。
“去年底通路、通电后,来玉麦的游客越来越多,四家‘农家乐’不够住了。”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党支部书记达娃高兴地说。
不仅是玉麦乡,如今的西藏处处生机勃发,这片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迈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回顾2018年,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以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根本方法,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围绕三大攻坚战,聚力发展七大特色产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经济稳步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大局持续长期全面稳定。
强内力,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
2018年,我区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千方百计激活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强力推动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破解发展瓶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内生动力。
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齐扎拉提出要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抓好高原生物产业、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绿色工业、清洁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数字产业、边贸物流业等“七大产业”。
高原生物产业发展较快,农牧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通过打造青稞、牦牛、藏猪等产业,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牧业基础不断夯实。预计今年粮食产量继续保持100万吨以上。自治区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到125家。
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全域发展。“地球第三极”旅游品牌全面打响,“冬游西藏”、假日游、一日游持续升温,呈现出全域全时、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态势。去年1-10月份,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240.53万人次,同比增长28.6%。
绿色工业规模化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六成行业保持增长。去年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13%,增速比全国平均高出6.6个百分点,增速持续位居全国第一。
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壮大。积极拓展电力外送通道和消纳市场,跨省区电力交易工作协调推进。
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研究制定“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并制订“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方案,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供给。
高新数字产业创新发展。设立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自治区大数据发展中心,加快建设基础云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大数据运用控制中心。边贸物流产业稳步发展。
我区正确处理好简政放权和地方承接的关系,稳步推进专项改革,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投资者信心明显增强。截至去年10月末,全区实有市场主体达到26.62万户,同比增长20.5%。
据统计显示,去年1-9月份,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4.03亿元,同比增长9.0%,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增速与贵州并列全国第二。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7%,市场主体增加较快,截至去年10月末,全区实有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0.5%。全区民间投资实现加速增长,去年1-10月份同比增长17.2%。
2018年,全区重点工程进度加快,拉萨至那曲、昌都至邦达机场高等级公路全线开工,萨嘎至朗县、波密至墨脱、琼结至错那、聂荣至青藏界、萨迦县城至萨迦桥等公路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拉林铁路、贡嘎机场改扩建、通用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工程,苏洼龙、叶巴滩、巴塘、大古、加查水电站等项目稳步推进。西藏技师学院、西藏自治区医院、边境小康村建设、农网升级改造等24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促发展,打响打好“三大攻坚战”
在日喀则白朗县嘎东镇玛义村村口,有一座三层的藏式小楼,楼门两侧,一对与人等高的藏靴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家制作传统服饰的专业合作社。通过吸纳贫困群众就业,边就业边培训,使贫困群众依靠技术实现增收致富。
该村23岁的村民多吉告诉记者,他在合作社里已经工作快6年了,制作名叫“热索玛”的藏靴。多吉说:“合作社一个月给我6000元工资,很喜欢这份工作,很开心。”
该合作社负责人巴桑次仁说, 2013年,在白朗县扶贫资金的资助下,他成立了这个合作社,吸收当地贫困群众在这里学艺、就业,年净利润可达300万元。
2018年以来,自治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是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注重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抓好产业扶贫。统筹推进昌都“三岩”片区跨市易地搬迁、高海拔等特殊区域农牧民易地搬迁。高度重视援藏工作,确保援藏资金、人才和项目更多向深度贫困地区、向基层倾斜。全年25个深度贫困县达到脱贫摘帽条件。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做好规范和服务,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预警预测,做好金融风险防控。金融市场保持稳定,截至2018年10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081.75亿元,同比增长1.5%。
我区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美丽西藏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订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认真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推进清洁能源利用,把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保持西藏天蓝、地绿、水清。
重民生,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自治区一直把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民生、惠及群众上。在就业、就医、社保、住房、养老、教育等事关百姓冷暖的民生大事上,出实招、解难题、增福祉,为民生答卷增添了新的厚度与温度。
正确处理好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的关系,投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教育“三包”标准年生均达到3720元,扎实推进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日喀则、林芝、山南、昌都市的人民医院相继创成“三甲”医院,全面启动结核病、肺炎、高原风湿病筛查救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农牧区医疗各级政府补助标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相继提高。
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提高创业就业基金使用率,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市场就业、区外就业、自主创业,开展公职岗位招录,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自治区技师学院。落实健康西藏行动计划。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行动。
加快边境小康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区边境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统筹、完善规划、形成合力、融合发展,争取国家和对口援藏省市支持,提高边民美好生活水平,让边境群众守好神圣国土、建好幸福家园,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作出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提出了发展目标,指明了发展方向,站在新起点,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在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将携手同心、团结奋斗,不断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