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恰仓村:“百鸟齐聚地”高奏致富交响曲

时间:2019-01-17

冬日的年楚河谷地,晨曦微露。近处一块块新翻的土地上,黑颈鹤在悠闲地觅食;远处的天空,成群结队的斑头雁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众鸟啼鸣,天地之间,仿若演奏着这个季节的交响曲。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恰仓村就坐落在这里,恰仓在藏语里的意思正是“百鸟齐聚的地方”。

既做“米粮”仓 又做“果蔬”乡

恰仓村是白朗县著名的青稞良种基地,“喜马拉雅22号”“藏青2000”“冬青18”等青稞良种都在这里种植。

近年来,白朗县巴扎乡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恰仓村抓住契机提出“双争双带,蔬菜富民”的发展目标,以村党支部书记争当大棚蔬菜推广领头羊,党员争当蔬菜种植能手为抓手,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恰仓村的温室大棚,记者见到了正在给蔬菜灌溉的曲珍。曲珍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的地都种着青稞,到了冬天土地休耕,人就闲在家里。近几年,在巴扎乡党委、政府的动员下,曲珍家调整了土地种植结构,留够了种子田,剩下的地都种了蔬菜。“蔬菜大棚,夏天种西瓜,冬天卖萝卜,一个棚一年下来将近有3万元的收入呢。”曲珍说。

2018年,恰仓村的温室大棚发展到了69座,绿色果蔬已经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渠道。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态经济优势,恰仓村定期对村里的河道进行清淤,并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鼓励群众充分利用好每一块土地,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福羊”纳金 草畜平衡

草畜平衡问题曾经一直是我区农牧区经济发展、保护生态需要破解的瓶颈问题。

在恰仓村,村民扎西次仁就曾经被这个问题深深困扰:“传统的山羊养殖出栏率低,到了冬天饲草跟不上,羊仔就啃食路边的树。村里家家户户散养的小羊也不容易管理,到处乱跑,影响村容村貌。”

2011年,白朗县联合自治区农科院畜科所在恰仓村开展“萨福克”羊改良试点,经过多年的发展,“萨福克”羊改良试点给恰仓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改良后的“萨福克”羊已成为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福羊”。

在山东省援藏工作组和自治区农科院畜科所、县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恰仓村“萨福克”羊养殖基地建起了草料库、羊舍、加工车间等基础设施。

2014年,该基地采取“村集体所有、村支部牵头、合作社经营、农牧民入股、集中管理、收入分成”的管理模式,成立白朗县恰仓腾飞萨福克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饲养、统一经营,村民按照入股比例进行利益分红。2018年,村民扎西次仁家的两只羊仔就拿到了合作社的2000元分红。“算下来比自家散养划算得多!”扎西次仁手里捏着分红笑着说,“而且也避免了草畜失衡对环境带来的破坏。”

村子靓起来 精神富起来

2011年7月,日喀则市第一个村级太阳能澡堂落户恰仓村,从那时起,恰仓村民洗澡难的日子一去不返。

“以前村里没有公共澡堂,家里没有条件安装热水器。村里人想洗澡只能去县城,一个月能洗一次就算不错了。”村支书扎西回忆起往昔的日子苦恼不堪,“没处洗澡,经常灰头土面的,出去也不体面。”

自从有了村级澡堂,扎西隔三岔五都要去洗个澡,让自己的身体放松放松。

近年来,恰仓村先后投入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04.6万元,建设了打麦场、给排水工程、垃圾处理站、太阳能路灯。

村里基础设施好了,村民的精神风貌也好了。

现在,扎西兼任恰仓村的专职环境保护监督员。每天清晨,扎西的工作就是检查监督村里每家每户的清扫区域是否整洁。

村民自主管理、自主监督。恰仓村按照“户收集、村处理”的模式,根据本村的实际,成立了村级卫生打扫队伍,建立了打扫制度和规章,规定专人负责清运垃圾。

扎西介绍,村中的部分生活垃圾重点是各家各户堆积存放的,目前堆积处理率达到100%。为了改善农户乱堆乱放的情况,恰仓村“两委”利用新农村建设契机,在村中设立若干个生活垃圾收集点,建有一个垃圾堆放场,安排专人负责,定点、定时收运,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今的恰仓村,已经形成了民风淳朴、敬业守法、呵护自然的良好文化氛围。

“村容整洁了,大家的心情也好了,建设幸福家园的心劲儿也更足了!”47岁的村民普尺告诉记者。

  • 上一篇:2018年山南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0.2%
  • 下一篇:拉萨市环境保护工作:青山锦绣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