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深冬,树木萧条,大地一片苍黄。但在拉萨市某蔬菜基地内,却是另一番景象:顶花带刺的黄瓜缀在藤上,红红绿绿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五彩的椒果长满枝杈……
2018年,像这样的蔬菜基地,全区建设了19个,高效日光温室达到120多万平方米。预计蔬菜播种面积38.62万亩,比上一年增加0.44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7.5万亩,比上一年增加1.91万亩。
不仅如此,2018年,西藏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根本方法,以狠抓产业振兴为切入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农牧业各项工作,全年农牧业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农强: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青稞、牦牛肉作为青藏高原的特色农产品,我区花大力气,狠抓生产,调优产业结构,在保障农牧民群众日常需要的同时,还形成相关产业链。
2018年,我区农牧部门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努力做大做强日喀则市青稞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夯实青稞在粮食生产中的主体地位。青稞种植面积212.68万亩,预计青稞产量81.39万吨,为稳定全区粮食产量贡献了力量。
同时,我区开展帕里牦牛品种资源保护,实施类乌齐县牦牛“育繁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牦牛养殖小区(基地)14个。在21个县区开展“牧繁农育”项目试点,育肥出栏牦牛48531头,向市场提供商品牦牛肉6673吨,有效满足了全区各族群众需求。
2018年,全区农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加大,西藏农牧产品的“特”字号已打响国内外,特别是青稞、牦牛肉产业发展不断发展壮大,青稞加工企业发展至37家,加工转化量11.1万吨,产值11.1亿元,科研部门、加工企业已研发青稞产品100余个,在历届农交会上青稞加工产品获得金奖6个,占全区的25%;牦牛肉规模化加工企业7家,加工转化量1845吨,产值3.13亿元。
民富:富了脑袋 鼓了钱袋
“2017年,我通过技能培训,当上了村里的兽医,现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2018年8月,山南市浪卡子县拉巴旺堆主动递交了脱贫申请。
2018年,我区依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138人,培育并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617人,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3000人,举办大学生村官能力建设和深度贫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脱贫攻坚主题培训班4期、培训400人,实行区、市、县、乡、农牧民科技特派员五级工作联动机制和包县、包乡、包村、包户责任制。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在各种培训中,获得致富知识和技术,一改以前空有一腔致富热情、却苦无技能的现象。他们不仅富了脑袋,还鼓起了钱袋。
2018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推动出台了《关于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意见》《西藏自治区农牧民增收奖励办法》,联合相关部门合力推进提高农牧民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净收入。特别是随着产业扶贫工作、边境地区小康村产业发展工作的深入推进,为贫困人口和边境农牧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岗位和平台,有力促进了农牧民增收致富。
截至2018年底,全区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86.92亿元,完成投资258.59亿元,开工建设产业扶贫项目2263个,已完工1493个,直接带动贫困农牧民通过发展产业脱贫21.08万人。边境小康村产业项目全面推进,边境四市地已开工项目37个,已完成前期审批171个。
2019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00亿元,增长1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左右。
村美: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冬天,农闲了,但村里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大家的生意热火朝天,收入比农忙季节还多,老百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党支部书记达娃笑得合不拢嘴。
琼林村作为珞巴族民俗生态旅游点,这里农牧民群众除了种养收入,还有依靠“靠山吃山”的休闲农业收入。在全区,像这样的村落还有很多。数据显示,2018年,我区充分挖掘农业生活休闲功能,发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7个、示范点9个,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1个,充分利用当地村居区域人文、民风民俗、特色产业优势,发展了一批旅游农牧、农耕文化深度体验等休闲农业,使得我区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
与此同时,我区还通过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工作,推进农业节水工程建设,试点开展水肥一体化建设130亩。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施用增长行动,测土配方肥占补贴内化肥的82.4%,积造农家肥342万吨,完成2018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发展农牧业经济的同时确保绿水长流、青山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