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重访克松看发展 新旧对比话变迁

时间:2017-05-24

初夏的晨曦又一次照耀着贡布日山脚下的青稞田,这里是雅砻河谷,藏民族生息繁衍的发祥地,传说中2000多年前诞生的第一块农田依旧生机勃勃。笔直的一条马路指引我们走进沃野环绕的村庄,这里是西藏民主改革的发端地、西藏最为声名远赫的村庄——乃东区昌珠镇克松居委会,50多年前孕育出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至今仍闪耀着夺目光环。

“我从8岁开始就在克松庄园里为农奴主干活。当农奴的时候,一般早晨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干到晚上很晚才收工,一天的报酬只有1升糌粑。农奴的孩子生下来就属于克松庄园,到8岁就开始干活。”对于当年的痛苦经历,克松居委会原党支部书记索朗顿珠历历在目。他告诉记者,民主改革前,克松是西藏大农奴主索康·旺青格勒的庄园。被迫生活在这里的农奴,在承担噶厦政府的税收和劳役的同时,还要向庄园和寺庙无偿提供实物和劳役。

当地传唱的民谣曾形容:“白天受农奴主压迫,服不完乌拉差役;晚上受野兽侵扰,受不尽吸血嚼筋。”道尽了农奴的悲苦。

记者查阅当年的新闻报道中,有这样一段对克松的描述:“全庄园除两三户人家外,其余都陷于赤贫状态,那时,全庄园没有一个不赤脚的妇女,没有一户人家有足够的盐茶吃,到处是一片萧条的景象。”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克松人也从此走上了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1959年,克松村率先实行民主改革,农奴们烧毁了与农奴主所签的人身契约,当家做了主人。当年7月,克松的农奴自发组织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由人民群众按照自己的意愿民主选举产生的农民协会。同年12月2日,克松成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为西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揭开了历史新篇章。

今年52岁的边巴次仁和西藏自治区同岁,是克松的第6任书记,是个头脑活络、带头干事的老党员。他说,这么多年来,在党的政策引领下,克松人靠着勤劳致富,如今村里有7个生产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2万元,群众人均年收入达15529元。依靠农业、运输业和外出务工,克松人绝大多数都过上了殷实富足的幸福生活。

在村后近百亩的蔬菜大棚基地里,记者遇见了正在摘菜的白玛央宗,一把把嫩绿的小白菜经过捆扎清洗,被她整齐码放在包装箱内。

“今天下午要送达泽当镇敬老院和附近的学校去,我家的菜不打农药、不上化肥,吃着放心,客户满意!”白玛央宗略微腼腆的样子,让人看不出来是社区的妇女主任,但谈话间一刻不曾闲下来的劲头却颇有些实干家的气势。谈起自己的“致富经”,白玛央宗说,她和丈夫一口气承包了10个大棚,依靠农牧部门的技术指导,一年收入近10万元,不比外出打工挣得少,还能顾家,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有着20年党龄的达瓦次仁已经赋闲在家几年了,过上了含饴弄孙的日子,当年在克松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不仅是当地红极一时的青年致富带头人,还常被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采访。“我当年也是村里的贫困户,早些年过的都是苦日子,后来是在党的政策带动下开始创业,慢慢挣了钱富裕起来。”达瓦次仁告诉记者,他以前办过豌豆粉丝加工厂、养过猪、种过蔬菜大棚和蘑菇,如今满墙的证书和奖状记载着他一生的荣耀。2008年,达瓦次仁一家纯收入就达到11万元,这个数字在当时相当可观。

“所以我常说,现在开展‘四讲四爱’很有必要,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就是不能忘了党的恩情,不能忘了旧西藏的苦!”达瓦次仁说。

社区第一书记卓玛来到克松已有3年时间,早已和群众打成一片。她告诉记者,克松的群众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年支部收到的入党申请书都在50份左右,2015年就有3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转为正式党员。与此同时,社区内的基层党建工作也走在了乃东区的前列,通过设立党员积分卡,对社区党员开展年度考核,培养党员荣誉感,营造了浓厚的争先氛围。

“我们社区2014年完成了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2016年实现了脱贫摘帽,下一步我们将在3年内实现户户有党员目标,扎实做好群众工作,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对于克松的明天,卓玛信心满满。

离开克松的时候已是夕阳斜照,回头望去,又见青翠满目、清水绕村,一个现代文明和传统气息交织的新村绽放其间。


  • 上一篇:拉林铁路进入隧道施工攻坚阶段
  • 下一篇:西藏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