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动作灵活,鸣声清婉,且多鸣于月夜,故用此形容女子歌声优美,婉转动听。德西美朵,就是这样一位拥有“西藏的夜莺”美称的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她生于西藏山南,少时入川学习声乐,继而前往上海音乐学院深造,最终回到了这片生她养她的热土——西藏。歌唱是她与生俱来的天赋,听众的喜爱是她孜孜不倦的追求。“我的成长和荣誉,都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养,我只能用歌声回馈他们,用歌声赞美新西藏的幸福生活。”德西美朵动情地说。
德西美朵出生于西藏山南,母亲是十八军文工团的文艺骨干,儿时的德西美朵心中就深深地种下了艺术的种子。“每逢周末,父亲都会邀请西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老师来到家中做客、唱歌。那时,才旦卓玛老师喜欢唱《在北京的金山上》,我听一遍就能跟着哼唱。”德西美朵回忆起儿时说,她是在才旦卓玛老师的鼓舞与影响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追梦之旅。
1972年,德西美朵怀揣着自己的歌唱梦想,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四川峨嵋电影制片厂乐团担任独唱演员,但对音乐的执着追求,让她渴望能回到学校继续深造。1982年,德西美朵顺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3年后,她以全院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祖籍四川巴塘的德西美朵,心中一直挂念着自己真正的家——西藏。1989年,她谢绝了四川省有关部门领导的一再挽留,毅然回到了养育自己的故乡,回到了母亲长年战斗、追梦、生活的雪域高原,决心为西藏的父老乡亲们唱歌。
德西美朵说,要当好一名民族演员,就要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西藏民族音乐这片土壤中。有了这样的认识,她无论在哪里演出,都主动向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请教,收集一些民间的表演艺术形式和技巧,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演唱风格。
1989年,在全国著名歌唱演员声乐比赛中,德西美朵荣获“中国民族唱法十大女高音歌唱家”的光荣称号;在西藏和成都,德西美朵成功举办了多场个人音乐演唱会,《香巴拉并不遥远》、《安塔那依》、《这里是祖国的高原》等歌曲经过德西美朵夜莺般的嗓音唱响全国,唱响世界。其中,《天上的西藏》、《这里是祖国的高原》还获得了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大奖,被编入了《全国十大金曲集》中。
德西美朵夜莺般的歌声,征服了亿万观众,他们把一个又一个的荣誉赠给了这位西藏大地的好女儿: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一等奖、中国民族唱法十大女高音歌唱家、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才旦卓玛基金大赛专业组金奖、文化部“文华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面对这些荣誉,德西美朵如是说:“我的成长和荣誉,都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养,我只能用歌声回馈,用歌声赞美新西藏的幸福生活。”
德西美朵,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幸福之花”。白驹过隙,从当初勇敢追梦的小姑娘,到如今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名誉团长,德西美朵说她本为艺术而生。原本已符合退休条件的她,依然选择了留在舞台上。“我现在是‘退休不退岗’,只要团里有演出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唱下去。”最近,德西美朵刚刚录制完一台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0周年的文艺晚会。
说起歌唱对于自己的意义,德西美朵嘴角上扬,透着一种歌者的自信:“每次下乡演出,看到台下一张张认真聆听的脸庞,这时我就觉得再远的路都值得。有时候还没开始唱歌,热心的阿佳已经端着青稞酒上台来敬酒,这时我就觉得高兴!”作为一名歌者,常常把听众的喜欢当作“终极目标”。
采访最后,德西美朵还讲了一个小故事。那是她去瑞典演出,她用最快的时间学习演唱了一首当地《情歌》,当歌声落下时,台下一位白发苍苍的瑞典老太太已经哭成了泪人。“这就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