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智能电子羊圈设计团队:藏大学子的创新梦

时间:2019-04-11

“国家的‘安居工程’‘精准扶贫’等政策为广大西藏牧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将人畜混居的传统圈养方式改变为人畜分离的现代生活方式。我们利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出智能电子羊圈设备,使牧户在家就能轻轻松松掌控羊群。”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是西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三学生钱凌辉,他所说的智能电子羊圈设备,正是他所在的团队为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拉萨赛区)准备的参赛作品。就在他在台上借助视频、PPT课件讲述作品的设计灵感、创新之处时,队友李春青、张思逊已不声不响地把设备模型抬上了演示台,一切显得默契而又自然。

演示时,李春青把手挡在红外线传感器前,设备的激光闪动器不停闪烁,三人明显松了一口气,演示成功了!听到评委老师给出“有市场前景,可以进一步深挖”的评语,三人更是喜悦万分。可谁又能想到,这样的一个创新项目竟然是在宿舍聊天聊出来的!

在问及为何会有设计智能电子羊圈的想法时,李春青、张思逊相视一笑,一脸神秘。“其实,我们是在宿舍聊天聊出来的。当时有室友说他家的羊圈离住的地方有些远,狼啥时候进了羊圈家里人都不知道,所以一年要咬死好多头羊。我们几个人一合计,都是学计算机的,为啥不能自己写个代码设计个APP监视羊圈。”于是,利用人、狼、羊在红外传感下温度的不同,来感应是否有狼进入羊圈的想法便应运而生。后来,李春青团队又有了进一步的想法:利用超声波驱赶狼,实现远程信息化管理羊圈。

“其实刚开始着手时,也是困难重重。我们本来只是学软件的,现在不光要写代码,还要动手做模型、接线路,我们自己也有些忐忑。”在慢慢摸索、一步步实验下,预警设备和手机APP被设计出来,而它的效果如何,还要接受后续的检验。

自治区第五届“成才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暨第十五届全国“挑战杯”竞赛西藏自治区选拔赛就是智能电子羊圈系统接受的第一次检验。“说实话,我们当初报名时,是信心满满的,毕竟作品凝聚了我们大量的心血。”但有时,一件成功产品的诞生需要接受重重考验。赛前自检时,设备始终无法响应,李春青说,“我们试了好多方法,调参数、查代码、看硬件,但程序始终无法录入,到最后也不知道是代码还是设备的问题,当时心里想的就俩字‘完了’!”确实,等到第二天正式比赛,系统也没有运转起来,只能算是一个“PPT产品”。

“最终结果也还好,我们获得了全区二等奖,评委老师认可了我们的想法,觉得我们的产品设计思路没有问题,只是现在没法实现。”这次比赛给李春青团队带来挫败的同时,也给了他们信心,更在他们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只有第一名才能参加全国比赛,我们的作品还有许多不足,还需要继续改进完善。”

“这次比赛,我们又来了。”说这话时,李春青团队刚展示完智能电子羊圈系统,这次演示相当成功,他们明显放松了许多。“其实我们也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可以加入图像识别技术,提高图像识别精度;除太阳能外,考虑更多的清洁能源,提升供电稳定性等。”由于整个团队还都是大学生,开发资金不足,设备精度无法得到保证,也没有经过实际应用,李春青他们对此满是担心。“羊就是牧民的命根子,传统的牧区羊圈使用围墙、铁丝网,既不方便,造价也高。”正是凭着对牧区、牧民的一片深情,李春青团队仍在不断改进智能电子羊圈系统,想为牧民们做点实事。

“我们想踏入更广阔的舞台,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谈及下一步梦想时,李春青和同伴们表示,想参加全国比赛,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好好交流,进一步提高自己。

一场谈话

一次比赛

一个梦想

  • 上一篇:来自西柏坡的蹲点报告:奋斗的足迹
  • 下一篇:西藏民政厅驻村工作队开展感党恩主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