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林,在藏语中意为“药洲”,也是公认的藏医药发源地。米林县在完善藏医药产业服务体系基础上,努力走出一条以文化为龙头、以药农为依托、以科研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的藏医药产业发展路子。
7月的林芝市米林县,森林繁茂、青山流云、大江奔腾、小河流水、花艳鸟鸣……这所有的钟灵毓秀在这片天地间尽情地绽放着它们的魅力。
米林,在藏语中意为“药洲”,从八一到米林,坐班车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被当地人称作“药王谷”的米林县南伊沟,西藏历史上第一所藏医学校就出现在这里。“药王谷”里孕育着上千种藏药材。
盛夏时分,正是采药时节,这一株株生长在密林深处的草药正彰显着“药洲”米林的传奇之处。
藏药材成了“摇钱树”
米林县是公认的藏医药发源地,目前,全县藏药材种植面积近万亩,品种主要以菱子芹、波棱瓜、藏木香、当归、天麻、玛卡、秦艽、七叶一枝花等为主。近年来,米林县在米林镇建设贡布藏药材培训试验基地,开展农牧民群众藏药材种植培训及当前野生药材驯化、引种试种、选育优良品种等,试种的10多种珍贵野生藏药材获得成功。同时,在南伊珞巴民族乡的南伊村、琼林村和卧龙镇的日村、羌纳乡的当扎村推广种植了菱子芹、藏红花、藏木香等珍贵药材180亩,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以前藏药材以野外采挖为主,这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藏药材的种植推广开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因为我有藏药材种植经验,就常去给大家做指导。”米林县红太阳科技示范家庭农场场长尼玛现在可是个大忙人,几乎每天都要去附近的乡镇指导群众种植藏药材。
从种植到农田、从小面积试种到集中连片推广、从单一的种植大户到合作社、村集体等多种经营主体种植……藏药材种植模式的改变,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从中受益。米林镇村民亚白说:“以前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生活过得很苦。现在通过种植藏药材,家里生活有了很大变化,2017年有8千多元收入,2018年有1万多元收入,挺不错的。”
科学栽培助增产
“80后”的桑杰群培,从藏医学院学成归来后,充分利用“药洲”得天独厚的资源,于2007年在米林县注册成立了县城第一家藏医综合诊所——扎贡沟长寿便民藏医综合诊所,成为一名普通的藏医。两年后,具有藏医药专业本科学历的桑杰群培,被聘为米林县贡布藏药材培训试验基地唯一的技术人员,开始一边行医一边研究人工栽培藏药材技术。
近年来,藏医药因独特的疗效被更多人熟知,“藏药热”逐日升温。世代采挖售卖藏药材的米林人,一时间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采挖量的增大也导致野生藏药材资源日渐稀少,对此,政府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对野生藏药材采取保护措施,并启动了人工试种示范推广。
桑杰群培的诊所,经过9年多的经营和发展,每年光义诊人数就达到9000人次以上,就诊人员的康复率在80%以上,在整个县城家喻户晓,并在林芝市范围内小有名气。
桑杰群培说,随着就诊人数的不断增加,明显感觉到在米林县寻找藏药材越来越难。其中,为了寻找名为“青久”的野生药材,他在原始森林里耗时半年才采集了500克,而人工培育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于是,桑杰群培从实验室、温室再到田间,多次试验,最终摸索出了适合当地气候的“青久”人工栽培技术。
政策扶持促发展
米林县发改委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14年5月,米林县被列为自治区农村改革试验区。此后,米林县制订《米林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其中包括通过实施藏医药生命科技园区,稳步扩大藏药材种植规模,建成集藏药材生产、销售、加工为一体的综合交易中心。
目前,米林县已经发展了8家藏医药生产企业和2家大型藏药材种植合作社。根据《米林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2018年底,形成了万亩藏药材种植规模,初步形成藏药材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努力建成藏药材种植、集散、研发中心和人才交流中心。
为推动藏医药产业发展,米林县专门出台了《藏药材种植扶持办法》,对自主发展藏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农户和合作组织,县财政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同时,协调专业技术员,指导藏药材育种、种植及田间管理。
“今后米林将依托独有的藏医药发源地的文化优势、丰富的野生藏药材资源优势、独特的气候优势、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实施藏医药发源地文化品牌战略、园区经济战略、藏药材种植基地示范战略、种质资源保护战略、衍生产业发展战略,完善藏医药产业服务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以文化为龙头、以药农为依托、以科研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的藏医药产业发展路子。”米林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