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拉萨,青山入画、满目葱茏。
在曲水县才纳净土健康产业园内,“土专家”田香莲正在大棚中采摘着自己精心培育的西瓜。“我们的西瓜从5月初便开始上市了,到现在已经收获了好几批,市场销售非常走俏。”田香莲摘下一个翠绿鲜亮的西瓜,一脸笑容。
在距田香莲工作地3000余公里之遥的江苏省南京市,市民张露走进华润苏果超市清凉门店内的拉萨净土健康产品销售专区,各类藏毯、藏药、藏式食品入眼而来,让她感到惊讶。
“没想到在南京就能买到最地道的西藏特产,真是让我开了眼界。”张露拎着刚刚购买的牦牛肉干开心地说。
无论是田香莲还是张露,让她们远隔千山万水,却同样喜悦的,正是江苏的援藏团队。是他们的智慧和付出,帮助高原实现了绿色田园梦,也促成了雪域产品在秦淮河畔的“旅行”。
长期以来,江苏省始终坚持“科学援藏、真情援藏、持续援藏”的理念,把增强内生动力作为对口支援拉萨的第一要务,注重“输血”与“造血”并举,为拉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装上了强大引擎。
项目为舞者,园区作舞台
净土健康和文化旅游作为拉萨市两大优势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出鞘利刃”的作用,但受制于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的掣肘,这把“利刃”却面临着利刃不利的窘境。为了让优势产业真正发挥优势作用,江苏以项目援建为抓手,先后援助了达孜农业科技示范园、曲水设施农业基地、墨竹工卡甲玛旅游景区开发等产业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效,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将继续加大产业援藏资金投入,规划安排援藏资金26.99亿元,其中安排产业援藏资金5.6亿元,安排产业发展项目36个,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助推现代农牧产业基地建设,让更多群众受益。
如果说项目是舞者,那么产业园区便是让舞者一展才华的舞台,是加速产业培育、促进产业集群的载体。从园区经济高度发达的江苏远道而来的援藏干部们,深谙此道理。为此,他们积极引入园区建设理念,投入大量资金,先后援建达孜工业园、曲水雅江工业园、曲水才纳净土健康产业园、墨竹工卡净土健康产业园、林周鹏博健康产业园,着力增强园区的项目吸纳能力,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功能,为拉萨产业发展搭好了戏台子。
各园区现如今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园区经济仿佛是打入拉萨发展过程中的一剂强心针,助推着拉萨在经济长跑中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信心奋勇前行。
企业来帮扶,标准化力量
取江南之所长,补高原之所短。自“十二五”以来,江苏以企业帮扶培育产业发展主体,不断拓宽了拉萨产业发展空间。
立足藏毯、藏药、青稞、牦牛等资源,江苏组织扬子江药业、那菲药业、鱼跃制氧集团等企业赴拉萨考察投资,加快了优势产业发展。
2014年,达孜县正和吉玛公司与镇江恒顺醋业合作研发青稞醋并取得成功,预计今年产能将达到3000吨,给青稞这一类高原特色农产品提升附加值开了个好头。墨竹工卡县则先后引进了振发新能源、久联民爆等一批税收贡献大、低碳无污染、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企业。与此同时,江苏还通过举办拉萨民族手工艺品展览,在达孜设立江苏·拉萨展销中心等方式,为苏藏两地企业交流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
不仅如此,为了让高原特色产业迅速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江苏还帮助启动了拉萨净土健康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2016年底,拉萨藏香、藏鸡和拉萨好水三大产业标准体系通过评审,这对于做响区域品牌、做精净土产品,推动净土健康产业提档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2018年6月前,江苏援藏团队还将牵头完成藏毯、藜米等6种净土健康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并搭建起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全产业链的标准化体系,强力推动拉萨净土健康产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产品走出去,人才引进来
“走出去”和“引进来”是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体两翼,为此,江苏援藏团队一方面大力推动藏企“出山”,一方面又积极引“智”入藏。
2014年11月,江苏华润苏果超市的拉萨净土健康产品专柜正式运营,开辟了净土健康产品走向全国大市场的新通道。2016年9月,拉萨(秦淮)产业交流中心在南京举行奠基仪式,并在多处商业繁华地段开设旗舰店、展销店、社区店,拉萨净土健康产品正式走进南京市场。2016年12月,拉萨净土健康产品发布会在南京举行,此次活动达成签约项目60余个,总额近10亿元。2017年7月,镇江达孜产业交流中心正式运营,积极拓展江苏乃至长三角市场,成为拉萨净土品牌宣传的重要阵地。
蛟龙出水天地宽。随着外部市场的不断拓展,拉萨净土健康产业正逐渐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发展潜力。
产业发展的终极动力在于培养一支有想法、肯实干的人才队伍。本着这一理念,“十二五”期间,江苏投入人才智力资金5564万元,实施人才和智力援助项目126个,不断助力受援地干部人才观念更新、方法创新。
“十三五”以来,江苏已安排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智力援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拉萨谋划产业发展能力。特别是江苏援藏团队以4个受援县的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让农牧民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有力促进了农牧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使之成为带动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引擎”。(记者 王珊 刘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