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时间:2017-09-11

让高原儿女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中共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

2017年9月8日,在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安多县扎仁镇果组小学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小卡片,给老师们送上祝福寄语,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记者 郑少杰 通讯员 杨早龙 摄

在西藏日报社驻那曲地区安多县扎仁镇第12批工作队的积极协调下,9月8日,区外公益人士刘春霖、刘杨、孙雨乔、周沁梅从北京飞赴拉萨,筹资15万余元,为果组小学和加傲小学共135名学生捐赠了新冬衣、鞋子、帽子、手套、毛毯、护肤品、学习用具和体育用品等学习用品和生活物品,让孩子们的这个冬天过得温暖舒适。此外,为鼓励孩子们学好文化知识,公益人士还资助了4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图为加傲小学学生领到捐赠物品。记者 彭琦 杨帆 摄

为庆祝第33个教师节,拉萨市第三小学开展了“创意绘画”教师节活动,该小学学生一起绘制各种绘画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感谢老师的付出。 图为第三小学学生正在将绘制好的绘画进行粘贴。 记者 次旺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特殊关怀下,西藏教育系统紧紧抓住中央特殊关心、全国无私支援这一特殊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始终把教育作为第一民生,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教育强区战略,奋力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300多万各族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梦正逐步成为现实,教育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为我区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育人始终,保证政治方向不偏、办学方向不倚,坚定不移地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自治区教育工委认真贯彻中央、区党委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决策部署,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强化政治功能与强化服务功能相结合,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旗帜鲜明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领导权和管理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引领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经常主动向中央看齐,向党的核心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着力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及有关规定,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于2015年6月成立中共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落实,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党委“约法十章”“九项要求”。

二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龙头工程,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个人自学、领导干部上党课等形式和督促检查、情况通报、建立学习档案等措施,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长效,保证管党治党持续推进、步步深入。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四个意识”不断增强,遵守党的纪律规矩的自觉性不断增强,自觉用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绝对忠诚做好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三是全区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教育系统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确保质量、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狠抓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和落实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程序规范、过程清晰、质量过硬,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校园安全稳定、学生思想政治、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坚强战斗堡垒。目前,全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达到了1902个,教职工党员比例达54%,大学生党员比例达13.1%。

二、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族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教育系统积极顺应各族群众对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新期待,坚持稳中求进,强化内涵,积极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

一是立德树人卓有成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三进”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政治合格作为育人的首要标准和目标,大力实施“灵魂塑造工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积极创新载体方式途径。深入开展“三联三进一交友”、“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六个一”和民族团结创建月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学校、班级、宿舍创建活动,稳步推进各民族学生混合住宿、混班教学,各民族师生“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进一步增强。

二是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学前双语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全面实施农牧区两年、城镇三年学前双语教育工程,推进城乡幼儿园建设,扩大了学前教育资源,基本形成以公办园为主的普惠性学前双语教育网络。现有幼儿园1028所,较2012年增加548所,在园幼儿9.68万人、增加3.53万人,毛入园率66.24%、提高21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持续巩固“两基”成果,80%以上的教育基本建设资金继续投入到高寒边远艰苦地区的基层中小学校,优化学校布局,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目前,全区74个县区已有36个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各族群众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95年,小学净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16%、96.59%。普通高中教育加快发展。新建6所、改扩建21所普通高中,当地办学和异地办学、区内办学和区外办学共同推进,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5.94%。

三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成。根据国家要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和体制不断调整优化,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中职为重点、高职为补充,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区内外职业教育优势互补、形式多样灵活办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全区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1所,高职院校1所,县级职教中心74所,在内地12个省(市)的48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举办了内地西藏中职班。近5年来,职业院校累计为全区各行各业输送各类技能型人才近5万人。

四是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普通高考理工科、文科招生比达到了6︰4。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原科学与技术两大“藏”字牌特色学科群建设形成独特优势。西藏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3所本科院校实现区部共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全国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目前,已有普通本专科学校7所,其中本科高校4所,高职高专院校3所,高等教育入学率达30.26%。

五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大力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支持提升西藏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把“五个100%”目标作为抓基础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出台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七个配套文件,切实加强理科教学和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双语教育贯穿始终,依据法律,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语言基础。组织编译了系列双语教材、教辅资料和双语读物,开发、译制、引进了基本满足双语教育需要的学科资源、专题资源和地方特色资源,为双语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指导学校做好过渡年级的教学衔接、薄弱学科改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工作,让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开展教学质量监测,强化教研引领,尤其是注重抓好校本教研,引导学校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通过举办校长论坛、初中学校规范管理现场会、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行为专项督导检查等,提高管理水平,规范办学行为。

六是内地办学成效显著。内地办学32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现有21个省市78所中学举办西藏班(校)或招收西藏散插班,170余所高校招收西藏班学生。累计招生11万人,为西藏培养输送中专以上学历人才3.6万人。内地办学已成为西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

三、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强师德、补数量、提质量、重管理、保待遇”五大工程,教师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广大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教师数量、结构、能力等都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一是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完善了中小学师德评价体系,规范教师从教行为。通过宣传、教育、激励等一系列举措,整体提振全区师德师风面貌,涌现出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普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格桑德吉、“最美乡村教师”宋玉刚为代表的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典型,发挥了榜样激励和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教师培养补充机制不断完善。按照“常规培养+专项计划”的思路,加大师范生培养数量。通过公开招录、免费师范生和定向生就业、人才引进、聘用、支教等方式拓宽教师补充渠道,教师数量持续规模增长,“十二五”以来共补充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近1.5万人,全区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专任教师平均学历合格率达98.4%。

三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按照海拔高度和艰苦程度,实施差别化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并逐年提高补助标准,目前已提高到月人均1000元,惠及1.7万名乡村教师。将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纳入自治区各级住房保障体系,投入资金8.5亿元,建设高寒偏远艰苦地区教师宿舍6600套。加快“教工之家”建设力度,覆盖面达到80%。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为乡村学校从教2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一系列举措,让乡村学校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四是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原本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并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了基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天花板”。改革修订了原有的职称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并向农村和高寒边远地区教师倾斜。改革进一步拓宽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有效调动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

五是实施全员轮训。认真落实各项培训计划,年培训教师达2万人次。实施名教师名校长选拔培养工程,评选首批中小学名校长12名、名教师53名,并成立了国家级、自治区级首批2个名校长工作室。组织开展了示范课、送教下乡、专家讲座、全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夯实了教育基础力量。

四、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机会

顺应各族群众对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新期待,从经费保障、资助体系、办学条件等方面打出促进教育公平的“组合拳”,不断扩大教育公平受益面,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是切实落实各项教育惠民利教政策。教育短板加快补齐,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2.9%。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一、二期工程圆满完成,以公办为主的普惠性学前双语教育网络基本建成,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二是15年免费教育政策在全国率先实施。“三包”政策延伸扩大到15年,营养餐计划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农牧民子女,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和项目达到40项,年受益学生达152万人次,资助金额达23亿元。

三是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现有各类资助政策40项,年资助学生达150万人次,实现了应助尽助。实施了教育扶贫“321”工程,安排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及“两后生”免费中职学历教育专项招生计划1400名,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接受高等教育子女实行免费政策。

四是实施国家贫困地区招生计划和农村专项招生计划。农牧民子女高考录取率达到75.4%。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有序推进,随迁子女基础教育阶段实现无障碍就学,特殊教育规模快速扩大,继续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五是信息化助力城乡共享优质资源。实施西部高校校园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远程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全覆盖,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覆盖率达92%,数字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全区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逐步向农牧区辐射,帮助高寒、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

六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十二五”以来,教育基本建设投入136.6亿元,实施了城乡双语幼儿园建设、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普通高中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积极配套完善学校基本设施。在高寒偏远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实施暖廊、澡堂、菜窖、饮水“四有”工程。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逐步缩小。

五、深入推进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示范引领作用初步显现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加强人才和技术援藏要求,迅速行动、积极协调,不断提高教育对口援藏工作的科学性,充分借助对口援助省市的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薄弱环节,深入推进教育对口援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初见成效。在教育部和各对口支援省市及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确定了以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为示范、援藏省市学校为主体,以每10-50名教师组成1个团队集中对口支援1所中小学的形式,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目前,800名援藏教师和管理人员组团式对口支援我区20所中小学校、400名区内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内地省市跟岗培训工作扎实推进,有力促进了受援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是中职教育对口援藏工作有序推进。中东部7个职教集团、13所民办本科院校对口援助我区中职学校协议有效落实;中国职教学会牵头组织的援助西藏职业教育工作和内地高职院校招收西藏中职毕业生工作有序推进,进一步拓宽了对口高职升学渠道。

三是高校省部共建工作扎实推进。深入推进省部共建西藏高校工作,共建单位由学校延伸到院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西藏藏医学院,教育部、国家卫计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西藏大学医学院取得积极进展。27所内地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六、着力构建维稳长效机制,确保教育系统持续和谐稳定

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区党委的反分裂斗争方针,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持“月月有重点、时时不松懈”,层层落实安全稳定目标责任,扎实抓好维护稳定硬任务,实现了教育系统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

一是完善维稳联系督查制度。坚持委厅领导联系地市、高校制度和专项督查、抽查工作机制,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委厅领导下乡督导检查的必查内容。层层签订维稳目标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任务,层层考核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二是深化反分裂斗争教育。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学校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反分裂斗争为主线,深刻揭批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分裂本质,深入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观”“两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和感党恩教育,培育弘扬爱国情怀、筑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健全舆情处置工作机制。大力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通过强化网管、网监、网评“三支队伍”建设,及时化解负面舆情信息;通过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及时解答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化解有关矛盾;通过综合检查和专项调研,及时了解掌握各地各校维稳工作现状;通过完善信息专报和摘报制度,及时交流各地各校维稳工作经验。

四是强化维稳工作基础。加大对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新形势、新情况、新特征的分析研判,强化反恐防暴工作机制;在中小学和幼儿园设立警务室,组织志愿者护校,拨专款为各高校配备小型交通巡逻工具,为中小学和幼儿园配备校园监控设备,增添必要的防冲撞、防暴恐警用器械,健全校园周边联防工作机制。

五是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开展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强化学校日常卫生安全,组织开展学校结核病检查和防控工作,加强季节性传染病防控,坚持学校食堂食品留样检测制度,加大对学生奶等营养食品的抽样检查力度;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纵向比,近年来西藏教育规模和质量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促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进程中,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横向比,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原因,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西部十二省区也处于落后地位。另外,西藏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艰巨、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且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突出问题和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少年强则中国强,中西部强则中国强。”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教育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最根本事业。

“望远更知任重,凌空始觉道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教育将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创新进取,围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优化结构三大核心任务,以抓管理、建队伍、提质量、重就业、强党建、保稳定为重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释放教育发展活力;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主动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坚持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奋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谱写中国梦的西藏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上一篇:拉萨市实验幼儿园庆祝第33个教师节
  • 下一篇: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向西藏移交第二十五批33件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