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扎,藏语意为“南方大悬崖”,因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而得名,全县平均海拔3820米,边防线长约200公里,是祖国西藏边陲的一个边境县。
虽然高寒缺氧,但这里的群众总是乐观向上,坚持植树造林、美化家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洛扎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物,洛扎县吉堆村护林员金卓多杰就是其中的代表。
听说中央环保督察组来到西藏,金卓多杰有些激动,这段时间每晚都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西藏新闻联播,还经常向周围会用手机上网的群众打听与环保督察有关的新闻。他说:“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仅环保督察组来了要做好,平时更要做好。”
金卓多杰所在的吉堆村,是洛扎县远近闻名的植树造林“大村”。吉堆村有片大林子,大家都称它为“制氧机”,当作宝贝一样保护着。从2010年开始,金卓多杰的任务就是看护这片树林。在当过兵的金卓多杰看来,这是村里交给他的任务,是村里给他下达的“命令”。
金卓多杰今年60岁,个头不高。岁月的沧桑在他脸上“写”满了皱纹,再加上略有些驼背,看上去较同龄人要苍老一些。“我过去可是个高个,在部队经常受到首长们的表扬。”金卓多杰说话声音不大,但眼睛炯炯有神,从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坚毅。
回到地方后,金卓多杰仍然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的工作时间很有规律,完全是军人的作风:清晨到林子周围转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中午到林子里走走,感受一下林子里的阴凉;傍晚再到林子周围检查一下,及时排查存在的隐患。每天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些年,随着护林“工龄”的增长,金卓多杰总结出一套经验。在他看来,一年之中,夏季护林工作需要注意的东西更多。“夏季雨水多,得随时关注林子周围山上的动向,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泥石流,把树林给埋了。”他告诉记者,对于护林员来说,这时候就得加大巡护力度,不能掉以轻心。
金卓多杰有一件当兵时留下来的雨衣,虽然已经很破旧了,防雨效果也不是很好,经常是雨衣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但他还是舍不得扔掉。因为穿上它,就能找到当兵的感觉。每次穿着这件雨衣巡山回来,虽然身上已经湿透,但他还是很高兴:因为,他又一次完成了党和群众交给他的任务。“作为一名退役的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时刻为党和人民着想。”每当妻子抱怨时,他总是对妻子这样说。
金卓多杰的妻子赤列群宗是一名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结婚多年,他们一直没有孩子,平时,赤列群宗的生活全靠金卓多杰照顾。妻子说,金卓多杰“照顾”树林的时间和用心程度远远大于她。
“一次,天下大雨,情况不好,连忙穿上雨衣往外跑。回来时满身的泥水,进门就捂着胸口坐在沙发上半天起不来。一问才知道,转林子时路滑重重地摔了一跤。第二天,药也没吃,又忙着巡林。走时,我说了他两句,他还‘骂’我:‘你懂什么……’”说着说着,赤列群宗委屈地落下了眼泪。
实际上,金卓多杰对妻子满满地都是爱。他说:“我不做护林员,拿什么钱给她买药啊。我不照顾她,谁照顾她啊……”
吉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洛桑卓姆告诉记者,靠看护树林,金卓多杰一年有6800元的收入。这基本上就是夫妻俩一年的收入。而这些钱多半都用来给赤列群宗买药看病。
除了看护树林,金卓多杰还要种3亩多地。“地里种的都是青稞,产的粮食够我们俩吃了。”金卓多杰说。
在金卓多杰看来,妻子和树林都是他的心肝宝贝,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他也承认,有时候会有些偏心,“照顾”树林的时间比陪着妻子的时间多。因为,这些树林对吉堆村的群众来说太重要了,不守护好,对不起党和群众的重托。“西藏植树造林不容易,千万要守住这片绿,把它传给子孙后代。不能再让子孙后代承受环境所带来的恶劣生活。”金卓多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