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白朗县彭仓村老支书边巴顿珠种菜记(上)

时间:2017-04-20

村民旦增家种植的黄瓜发生了病虫害,彭仓村老支书边巴顿珠(左)前来指导如何消除病虫害。记者 张晓明 王杰 孙开远 摄

1998年,白朗县依托山东援藏机遇,作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定。20年来,白朗蔬菜产业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方向阔步迈进,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这是思想嬗变的20年:从要我种到我要种,从不肯种到抢着种,从不会种到家家种,白朗人不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年楚河畔写下思想解放的崭新篇章;

这是砥砺奋进的20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水平到智能化,白朗战胜种种困难和挫折,栉风沐雨、励精图治,实现了蔬菜产业在高原高寒地区零的突破;

这是蓬勃发展的20年:2016年,白朗蔬菜大棚达到5428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28亩,约占全县可耕地面积的1.28%,但经济效益却占到了农牧业总量的41%以上,富裕起来的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

3月。白朗。彭仓。柳树刚刚发芽,鹅黄中透出绿意;年楚河由东向西,缓缓穿过古老的村庄;暖风轻拂,把春天的讯息带到田间地头。

带着好奇、兴奋与崇敬,记者住进了海拔3890米、有着48户364人的白朗县巴扎乡彭仓村,对这个白朗县第一个发展蔬菜大棚的小村庄进行蹲点采访,聆听村支部书记边巴顿珠带领群众种菜致富的感人故事,探寻20年来白朗蔬菜产业筚路蓝缕的发展奇迹。

从“不肯种”到“抢着种”

3月23日,上午9点,太阳刚出来不久,在彭仓村北边的蔬菜大棚基地,69岁的边巴顿珠熟练地拉起自家3个蔬菜大棚上的棉被。几乎同时,村民们也都忙着拉起大棚上的棉被,好让阳光照进来,给大棚升温。一家家、一户户,场景蔚为壮观。到了中午,村民们又要打开通风口,给大棚散热;傍晚,还要把早上拉起的棉被重新放下来,给大棚保温。

这是边巴顿珠老支书多年来的生活习惯,是每天的“规定动作”,也是彭仓村村民的自觉行动,除了雨雪天气,每天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这个习惯的养成,彭仓人用了整整20年。

当初,别说把蔬菜大棚当个宝,就是提起种菜,不少人竟然不知道蔬菜为何物,更别说种菜了。

20年过去了,边巴顿珠至今清楚地记得,从山东来的技术员张际明是如何开导彭仓村村民种菜的——

“我们祖祖辈辈都没种过蔬菜,干嘛要让我们种菜?”村民们不满地问。

“咱们村穷,种菜可以挖掉穷根,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张际明说。

“青稞种少了,那以后牛羊饲料从哪里来?”村民们又问。

“卖菜有了钱就可以买饲料呀,种的菜还可以自己吃。”张际明解释说。

“种菜真的能赚钱吗?”村民们又问。

“当然能,山东就有好多人种菜致富了,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张际明笑着回答说。

……

这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却在不经意间,拉开了白朗农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奏响了彭仓人思想解放的乐章,开启了彭仓村由穷变富的小康之路。

但在当时,群众陈旧的思想藩篱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打破的,落后的思想观念使村民们仍然固守着传统的种植模式不想改变,怎么办?

山东第二批援藏干部、时任白朗县县委书记的时文进心里非常着急,为了让群众种菜,他带领县乡干部走村串户,不厌其烦地做大家思想工作——

“虽然到1998年咱们白朗县粮食生产连续10年获得了丰收,但是农产品结构单一、青稞价格低,不能满足群众增收需求。因此,1998年,县里作出调整农牧业种植结构、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定,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富起来。白朗有着独特的气候条件,土质好、水质好,交通便利,204省道穿村而过,离日喀则、江孜又近,有着良好的种菜基础,种蔬菜前景广阔”。

听了县委书记时文进的一番话,边巴顿珠敏锐地感觉到,一个彭仓人从未接触过的新兴产业即将在白朗兴起,彭仓人只有抓住机遇发展蔬菜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于是,作为村支书的边巴顿珠,开始一户户地找村民聊天谈心做工作,但村民们并不理解和支持,反而有人从中作梗。有一次,他到村民家做工作时,有村民趁乱朝他扔石头,砸在他的后背上,钻心地疼。村民们说:“吃糌粑、牛羊肉很好,我们不需要种菜。”

但边巴顿珠没有放弃,“扔石头也要种蔬菜!”他反复给村委会成员做思想工作,再由村委会成员分头做村民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村民们终于答应在县蔬菜公司山东技术员的示范大棚里学种菜技术。

可问题又来了。2001年,县里计划在彭仓村70座蔬菜大棚的基础上,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这一举措本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群众增收,但没想到村民们抵触情绪非常大:“光种蔬菜,我们以后就不吃糌粑了吗?”

面对群众的疑惑不解,边巴顿珠劝慰大家说:“我们既种青稞,也种蔬菜,青稞用来吃,蔬菜用来卖钱,只要我们种好菜,就能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经过他的说服,群众的不满情绪渐渐平复了。

陈旧的思想观念,在一次次激烈碰撞之后,慢慢得到转变,但白朗蔬菜产业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山东第三批援藏干部争取资金,在巴扎乡建起蔬菜大棚,准备引进内地技术人员进藏承包大棚,走市场化发展的路子,但却遭到反对,大棚遭到毁坏,技术人员也被辞退。

还要不要再建大棚?还要不要再种蔬菜?白朗蔬菜产业再次面临发展困境。

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济南援藏干部们给济南市委领导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陈述种菜对发展白朗经济、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济南市委常委会当即作出决定:继续在白朗发展蔬菜产业,坚持原先路线不变。

20年过去了,当年的决策被牢牢铸刻在历史的里程碑上,反衬着一条崭新道路的艰辛与坎坷,在经受一次次挫折之后,白朗蔬菜产业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从1998年起,在技术员们的示范带动下,彭仓蔬菜种植业开始蹒跚起步,一座座土坯蔬菜大棚拔地而起,在年初河畔、在来阿山下,铸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从1998年起,彭仓人在老支书边巴顿珠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3年后,到2001年,彭仓蔬菜大棚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70座;

从1998年起,边巴顿珠开始规范地学习种菜技术,并拥有了自己的2座蔬菜大棚,成为白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20年是一段漫长的历程,20年党的惠民政策泽被各族群众,它不仅改写了彭仓的历史,也改变了彭仓人的命运,在见到种菜带来的巨大效益之后,彭仓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丹增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一年收入仅3000-4000元,但他却不愿意回家种菜,他认为,在家种菜还不如种青稞。边巴顿珠就拿自己和村民种菜致富的例子开导他,引导他转变观念,回家种菜。在他的劝说下,2004年,丹增种了2座大棚,收入1.6万元,家中年收入也达到了3万元,2016年脱了贫。

“感谢党的好政策,也多亏了老支书,要不是党的好政策、要不是老支书,我到现在脑子还转不过弯来,家里也还是贫困户,日子也没有现在过得好。”丹增逢人便说。

彭仓村村民达娃普赤,以前家中只种青稞,几乎没有什么现金收入。边巴顿珠动员鼓励她种大棚蔬菜。达娃普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有27亩地,以前种青稞,除了留作种子和口粮,最多一年收入2万多元。而现在,她家的3个蔬菜大棚,才2.4亩,但年收入就有2.4万元,比较效益是青稞收入的10倍以上。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走上富裕路,是老支书带大家种菜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会一直种下去的。”达娃普赤笑着对记者说。

“以前不肯种、现在抢着种,这是彭仓人思想观念的最大变化,是白朗县20年来发展蔬菜产业的最大收获,更是党的惠民政策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朗县县委书记陈昊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从“老三样”到新品种

一大早,边巴顿珠匆匆喝了点酥油茶、吃了点糌粑,就开着自家农用车,带着一片枯黄的西红柿叶子,来到12公里外的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找技术员老张请教西红柿病虫害问题。

“老张,这是什么原因,叶子全黄了、坏死了,我以前从未见过。”边巴顿珠一下车,就拿出西红柿叶子,着急地对老张说,黝黑的脸庞上,皱纹一张一合地。

“那是西红柿生虫子,该打药了”。老张拿过叶子,一边看,一边笑呵呵地对边巴顿珠说,一口的山东话。

边巴顿珠口中亲切称呼的“老张”,就是技术员张际明,今年53岁,2000年进藏,至今已17年,在白朗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张中等个子,古铜色的脸庞,头上经常戴着一顶旧毡帽,是山东100多名援藏技术员中的一员,如今只有他一人留在了西藏。

从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出来,边巴顿珠又赶紧开车回村里,下午,他还要指导村民拉巴次仁种菜。

来到拉巴次仁家大棚时,已是下午3点多,拉巴次仁已等在热气腾腾的大棚里,他家的黄瓜正在授粉期,他对如何授粉还不太明白,希望老支书再给指点一下。

边巴顿珠耐心细致地告诉他如何授粉、如何做标记,直到他完全明白。边巴顿珠2000年开始担任彭仓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里仅有的3名科技特派员之一,负责全村106座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指导。

趁着老支书忙活的空闲,记者问他的种菜技术是怎么学来的,老支书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山东援藏干部从济南历城区唐王村分3批请来100多名种菜技术员,其中有24对夫妻,有一名技术员从白朗娶回一个藏族姑娘,还有一名技术员的妻子牺牲在了西藏,这名技术员是抱着妻子的骨灰哭着回山东的;

以前,我对种菜只知皮毛,是老张他们这些技术员自己先种蔬菜,然后手把手地教我们,从整地、施肥、育苗到栽培、管理、收获,从产前、产中到产后,每一环节都细心讲解,并叫我们照着做,直到弄懂为止;

刚开始时,彭仓村村民巴桑旺堆、格桑卓玛、次仁尼玛等12人在技术员的蔬菜大棚里当小工,每天工资12元,这在当时是相当不错的收入,那12人后来都成了村里的种菜能手;

中午时,天太热,大棚里更热,不少村民耐不住闷热,不想学技术了,有的甚至跑回家不学了,技术员们就让大家早上早点或者下午凉点再进棚学习,于是,跑掉的村民又回来了;

……

从人才援藏到技术援藏,从示范培训到实地指导,20年来,山东济南援藏始终本着“把技术送到群众手中,培养藏族本土菜农”的原则,下大力气培训农牧民群众,不仅拓展了援藏内涵,也推进了援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开启了白朗蔬菜种植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崭新模式。

2004年,蔬菜大棚分给了彭仓村村民们,刚分到大棚的村民热情高涨,但种菜技术还是初出茅庐,边巴顿珠就一户一户地进行指导,连续高强度的工作、无规律的饮食,使他白了头发、弯了脊梁,但他却从不叫苦叫累。

有一次,一个村民3天没有打开大棚通风口,蔬菜都闷黄了,村民着急地找到边巴顿珠。边巴顿珠过去一看,赶紧叫他打开通风口,并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菜和人一样,不通风也会闷死的,要时常通风菜才会越长越好。在他的精心指导下,那户村民的菜越种越好,从选种到育苗、从栽培到管理,一整套的种菜技术都学会了。

日喀则市科技特派员边多告诉记者,白朗县每年都要举办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目前,已举办10余次,培训人数4120余人次;现有技术员113名,仅张际明就带出了1000多名藏族徒弟,为西藏培养出第一代藏族菜农。现在,巴扎乡13个行政村平均每个村有2-3名科技特派员,户户有种植能手,边巴顿珠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十佳蔬菜种植能手”。

20年前,不少白朗人根本不知蔬菜为何物;20年后,新一代藏族菜农异军突起。20年,奔腾不息的年楚河,把昔日的贫穷与落后沉淀在历史的河床,也把今日的富裕与文明激荡在岁月的天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白朗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信——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勤劳勇敢的白朗人!”

会种菜还要种好菜,白朗不断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迈出科学种菜的第一步——

20年来,白朗县陆续从济南引进人参果、拇指西瓜、火龙果、寿桃西红柿等116个新品种,主推品种36个。以前,只能种萝卜、土豆、大白菜,现在,不但会种黄瓜、西瓜和西红柿,连草莓、鸡腿菇、杏鲍菇等新品种也会种植了。

为了试种西瓜,边巴顿珠跟技术人员一起一待就是一天,尤其是在夏天,大棚里的温度达到30-40度,只要进棚,不出10分钟就会汗流浃背,技术人员在这个时间段都不会进棚,但边巴顿珠为了给西瓜苗浇水,忍受着酷热的煎熬,蹲在大棚里一棵一棵地浇。经过他与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不断试验,“彭仓西瓜”终于试种成功,为蔬菜种植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去年,我们家还试种了黄瓤西瓜,因为新鲜,市场卖得很不错”。 边巴顿珠笑着对记者说。

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除了引进新品种,白朗县还从山东济南引进蔬菜种植新技术——

高原的春天来得晚,但彭仓村村民巴顿家的蔬菜大棚里却春意盎然,黄瓜、西红柿长势良好。经过20年的试验与发展,白朗县已摸索出一套反季节蔬菜种植经验,成为整个西藏地区最大的高原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

在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智能温室大棚,记者看到,一排排、一行行嫩苗正冒出新绿,钢筋架上无土培育的绿色蔬菜散发出春天的气息,大棚还有自动浇水、自动升温、自动降温及遮阳等功能。

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旦增曲央感慨地对记者说:“以前是土坯大棚,现在是智能温室;以前种‘老三样’,现在种新品种,白朗蔬菜产业经过阵痛之后,终于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从贫困村到富裕村

晚上回到家,家人已端上饭菜,有青椒炒肉、西红柿炒蛋,还有一盘炒青菜,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围着桌子吃起晚饭,好一幅欢乐祥和的家庭幸福图。

“以前家里吃蔬菜吗?”记者问。

“哪里呀,以前只吃牛羊肉和糌粑。”边巴顿珠回答说。

“现在全家都习惯吃菜了吗?”记者又问。

“早就习惯了,自家种的菜好,不吃才亏呢!”边巴顿珠笑着说。

说起吃菜,边巴顿珠一边吃饭,一边给记者讲起一个小故事:以前村民不知道怎么做菜,有一个村民把莴笋连皮炖着吃,结果发现味道很苦,吃得眉头直皱。后来,老张就教他如何择菜、做菜,现在,那个村民家每天都吃新鲜蔬菜,厨艺也突飞猛进。

20年,白朗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以无数种植户为单位的种菜历程,汇聚成整个白朗县的奋斗旅程,开辟了白朗蔬菜种植的新天地。20年短短一瞬,白朗人和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所经历与所收获的,都将汇成不同寻常的历史跨越,标注上一段奋斗征程的灿烂与辉煌。

这是改变思想、改善饮食结构的20年——

以前,白朗的蔬菜主要通过青海、甘肃运来,一直是“菜比肉贵”。尤其是冬天,餐桌上色彩单调,“绿意”少,农牧民餐桌上是“老三样”——土豆、萝卜、大白菜,更别说吃上西瓜、桃子等水果了。

如今,通过蔬菜大棚种植,白朗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吃到鲍芹、甜宝草莓、小西兰瓜、樱桃番茄等70多个蔬菜瓜果品种,餐桌上绿意盎然。

“20年来,种菜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群众体质,带来了健康,讲究营养、口味、色泽和品位的绿色餐饮文化正在农牧民中形成。”巴扎乡乡长滕斌说。

这是改变村容村貌、带来生活变化的20年——

宽敞明亮的房屋、干净整洁的村道、流水潺潺的干渠、日益增多的收入,村民们的生活在一天天发生变化。以前这里的村民只种青稞,年收入仅1000多元。“现在,种菜比种青稞好多了,收入增加了十几倍,蔬菜大棚一年就带给我家6万多元收入,占我家总收入的三分之二。”村民普琼说。

村民边巴次仁家,有3座蔬菜大棚,每年收入2.6万元。2012年,他花了20多万元,盖起了一幢16间、460多平米的二层楼房,还花90多万元购买了一辆油罐车,生活越过越幸福。

滕斌乡长告诉记者,2011年,彭仓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成为白朗县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万元村”;2016年,彭仓村建起蔬菜大棚106座,蔬菜种植面积72亩,平均每户有2座以上大棚,每棚平均收入7500-8500元; 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52万多元,蔬菜收入占人均收入的41.2%,成为彭仓村的特色产业。

这是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20年——

发展群众就近就便、能干会干的产业,使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在家门口就能脱贫增收,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要求,彭仓村贫困户次仁潘多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她家孩子生病,家里因病致贫。家中有15亩土地,以前种青稞,一年现金收入仅2000-3000元,生活极其贫困。种了2座蔬菜大棚后,光蔬菜收入就有1.5万多元,加上其他收入,年收入达到3万余元,2016年实现了脱贫。

这是怀揣致富梦想、创业激情迸发的20年——

老支书的儿子旦增欧珠今年28岁,2004年初中毕业,他是在父亲边巴顿珠手把手的传授下学会种菜的。但现在,这个新一代的年轻藏族菜农,不仅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而且将种菜发扬光大了:因为白朗黄瓤西瓜产量较低,他从网上订购了黄瓤西瓜的新品种——“八斤黄心西瓜”种子,准备今年试种;从山东订购了“拇指西瓜”种子,试种成功后准备在网上销售;他还计划购买番茄酱加工机器,对番茄进行深加工,因为那样收入更高。

“种菜让我们全村人过上好日子,我就是想通过发展蔬菜让大家都富起来,‘钱袋子’鼓起来,生活才会越来越好。”边巴顿珠老支书拉着记者的手说,我看见他的眼里一闪一闪的。

20年“摸着石头”一路走来,如果说种菜之初,白朗人面对的是九曲回环的“河”,那么未来,白朗人将要跨越的将是波澜壮阔的“海”。

走出老支书家的院门,夜色已深。繁星闪烁、夜凉如水,但记者分明感到清凉中的暖意,感到春天正在一步步走近彭仓,年楚河又开始孕育新一年的春潮。(记者 王能生 张晓明 王杰 孙开远)

  • 上一篇:2017年西藏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出炉
  • 下一篇:西藏电力事业六年实现五跨越 主电网覆盖西藏人口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