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高原,绿柳扶苏、桃粉樱红,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走进位于拉萨河畔的塔玛村,柏油马路纵横交错,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一排排极具藏式风格的新楼房鳞次栉比,门楣上一面面五星红旗在艳阳下迎风飘荡。这里已经完全看不到传统乡村的老旧,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现代化城镇的景象。
近年来,塔玛村靠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伴随着全村村民的精诚实干,一步步从过去偏僻贫困、思想落后的“冲啦村”,蝶变成今天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红旗村”,在雪域高原上谱写出一曲自立自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彩乐章。
集体经济显效能
多年前,随着拉萨市“东延西扩、跨河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城关区塔玛村逐步融入城市规划当中,大量土地被划作城市建设用地,如何使用补偿款,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就成了村“两委”的头等大事。
为了让村民既不因为征地返贫,又避免领取补偿款后“坐吃山空”,塔玛村多次召开村民会议,积极与村民沟通并达成一致,最终讨论通过了一个补偿款“四六分”的办法,即把征地补偿款的40%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其余60%作为集体财产,用于政府预留给村里的就业用地的开发,开发的收益每年分红,作为全村人今后生活的保障。
就这样,利用补偿款,塔玛村建起了数码广场、农贸市场、花卉市场、宾馆、写字楼、沿街商铺,成立了运输队等多元化的集体经济产业,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增收问题。
塔玛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格桑卓嘎说:“2016年,我们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增长到了2000多万元,人均分红6000—8000元,全年人均总收入达到了1.66万余元,相比5年前整整翻了一番,全村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4户一般贫困户也完全实现了脱贫。”
创业就业不待业
塔玛村虽然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集体经济产业,村民每年都能拿到一笔不少的集体经济分红,但村里仍然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对于这些做了大半辈子庄稼汉的失地农民来说,不种田,似乎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了。
为了解决村中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他们不光是依靠集体经济的收入,而靠自己的双手也能自行“造血”,同时防止因失地无业可能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塔玛村又把工作重点转向了解决村民的再就业和创业问题上。
为此,塔玛村多次到内地考察,学习内地先进示范区的经验,并结合本乡实际,一方面积极着手培训水、电、保安、保洁员、厨师等工作人员,让村民有一技之长,能够实现转移就业;另一方面则为有创业意愿的村民打通渠道,解决资金、技术、场地、设备等难题,帮助他们创业,逐步解决了所有青壮年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村民达瓦说:“我自己租用了村里的两间门面房开起了小超市,我妻子在洲际酒店做保洁员,我们俩都有工作了,年底还能拿到村集体经济的分红,算下来一年纯收入10万元呢。现在,我们全家住进了160平米的两层小楼,还买了车,要在以前,根本就不敢想。”
兜底措施有保障
60多岁的老人桑杰前两天感冒了,有些不舒服,想着去医院看一下,他的家人带他来到村委会旁边的塔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他看病。医生给他做了体检、打了针、开了药,结账时一共才用8.5元。“现在看病真是方便,村里就有医院,不出远门就可以看病,而且看病还这么便宜,才花了几块钱。”桑杰老人感慨道。
塔玛村村委会主任平措说:“要想让村民真正致富,不能光是收入高,公共服务保障也得好,得把村民日常生活的‘底’兜起来,不然,挣的钱都用来看病、交学费了,生活质量也就不会高了。”
为此,塔玛村下大力气提高全村的兜底服务保障水平,在村里建立了卫生服务中心,低价给村民看病,每年为村民免费体检;让村民100%参加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对每家孩子上学的费用实行“三包”;设立奖助金,奖励大学生;每年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许多措施都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适用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的村政策,确保了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全部村民的身上。(记者 刘枫 格桑伦珠 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