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致孔繁森
您是公仆
身上凝聚着民族魂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离开家中78岁的老母亲、三个幼小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妻子,任岗巴县委副书记。岗巴县平均海拔4810米,含氧量仅为内地的40%。两年零三个月的援藏期,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随后,孔繁森受组织安排,一次又一次的进藏,历时八年,足迹踏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最爱的那句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1994年,孔繁森在工作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8.6元和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赴藏前,他请人写下“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进藏后,他又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豪迈誓言。
见字如面
家书抵万金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在那个家书抵万金的年代,
一字字,收笔多少爱意。
这是孔繁森写给小女儿的第一封信。1993年,孔玲考上重庆的一所大学,家人并没有去送她。到了学校在宿舍整理衣物时,她发现了父亲写给他的信。
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孔玲理解了父亲,理解了那个跪在奶奶面前说党需要他的男人;理解了那个风尘仆仆归来抱着重病妻子痛哭的男人;理解了那个卖血换钱补贴孤儿生活的男人。父亲不是不爱她们这个小家,而是将这深沉的爱都摆在了大爱之后。
孔繁森精神
代代相传
孔繁森走后,骨灰一部分安葬在了家乡山东聊城,另一部分安葬在了西藏拉萨。在他最后工作过的地方——西藏阿里,当地人民自发为他建起了衣冠冢,怀念人民的好公仆。如今,孔玲成了一名公务员,孔繁森收养的两名藏族孤儿曲英和贡桑兄妹俩也在拉萨工作,她们在工作岗位上传承着父亲的精神。
英
雄
永
存
记者丨西藏台 :扎西玉措 顿珠
中央台:黄剑 赵智明 韩森 霍锡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