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拉孜县女大学生次央的创业故事之二

时间:2017-05-05

拉孜县女大学生、锡钦乡羊毛制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次央带领员工们,在锡钦温泉旁的大草坝上收卷晒干的邦典质材。本网记者 洛桑 摄

2014年3月28日,在庆祝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喜庆日子里,拉孜县锡钦乡羊毛制品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选择这一天,是想告诉自己,有党和政府在,有党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好政策,我们就一定会成功。”次央说。

次央,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大学生,在自治区“双创”政策的感召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下,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在奋斗中绽放青春、书写青春。

创业,是她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创业,使她的青春在高原飞翔。带着对家乡的爱,带着对梦想的追逐,次央创建羊毛制品专业合作社,传承民族手工艺,带领7名大学生就业,带动95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正如次央最爱唱的一首歌一样:“我知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3年来,次央,这名普通女大学生,带着创业的愿望,始终坚信党的好政策,会让她走向成功的彼岸;

3年来,次央,这名普通女大学生,让企业从蹒跚中起步,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年产值270多万元的企业;

3年来,次央,这名普通女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实现了她用所学回报家乡,帮助别人,用所学实现自身价值的梦想……

艰辛的创业之路

2008年,次央考上西藏大学函授大专行政管理专业;

2011年,次央拿到了西藏大学行政管理大专文凭;

2014年,次央回到家乡开始创业之路。

作为大学生的次央,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想着如何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用自己的所学带动企业发展。

抓好管理和质量,就是次央用所学知识对企业发展开出的“药方”。用次央的话说,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企业发展的“牛鼻子”。

创业之初,合作社只有10个人。随着企业效益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合作社,次央心里一直有愿望,那就是带领村里群众致富,所以是来者不拒。很快,合作社发展到95名群众就业,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60户。

人多了,管理就要跟上,不然,工作效率就会大大下降。创业的艰辛,正体现在这些日常细节中,谈起这些,次央跟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由于合作社厂房面积有限,所以合作社成员分在合作社上班和拿原料回家加工两种。

刚开始时,一些群众没有上班意识,拿原料回家里加工的群众,是想起来了就干一点,有事就很久都不工作,一些人把原料拿回去,好几个月都没有产品拿过来。不仅没有效率,还严重积压了原料资金。

这让次央非常苦恼,她查阅资料,通过所学的一些管理案例,结合村里的实际,想到了一个办法。

无论是在合作社上班的,还是拿原料回家加工的,从拿走原料时就开始计日期,如果是在规定日期内完成的,不仅有计件的工资,还有奖金,最多的奖金一个月能拿1000多元;如果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不仅没有奖金,还要扣工资。

白玛在合作社是编织卡垫的,他是拿到奖金的第一人。作为一名卡垫编织工,大约一个月能编织一个卡垫,由于他干活勤快,常常是提前完成工作,每个月都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奖金,再加上他每个月3800元的工资,一个月他有近5000元收入。

看到白玛拿到这么多钱,村里所有人都有了干劲。这一制度激励了大家,工作效率是明显提高,产量大大提升。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企业将难以生存。合作社刚成立时,有好几次,由于产品不合格,人家直接拒收合作社的产品。

一次,300条邦典,人家直接拒受27条,有32条只付70%的价格,成本损失就达到1万多元。

这次经历,让次央深深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不过关,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严重败坏企业的形象。

次央下决心加强产品质量验收,她制定了严格的验收制度,由她本人、卓玛、丹吉、卓嘎、次仁塔拉5人成立产品质量验收小组,对所有产品进行检查,然后根据工人工作时间、请假次数、产品质量,对每个工人进行打星,星多的就有奖金。

不仅要抓好管理与质量,次央还善于创新。一次在定日县跑销售,次央一个星期也没有卖出一件产品,这让次央非常疑惑。

“难道我们生产的产品,质量有这么差,让定日县人一件都瞧不上?”不服气的她,再次来到定日县,一住就是10多天,就是想弄清原因。

次央来到各个藏装店和茶馆,与别人搭讪,跟大家聊家常,随着跟人慢慢熟悉,她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阿佳,你们平时都喜欢穿什么样的邦典?”次央问。

“你看我们身上的,就是大家经常穿的。”定日县妇女回答说。

“那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图案呢?”次央又问。

“我们喜欢简单大方的图案。”定日县妇女回答说。

……

在这一问一答之间,次央发现,拉孜邦典色彩艳丽,定日邦典图案偏暗,所以合作社生产的各式产品,在定日都不受欢迎。有了发现的次央,收集了很多定日邦典、氆氇的图案,拿回厂里进行研究,生产出了受定日群众欢迎的产品。如今,定日已成为次央销售的重要市场。

不仅如此,次央还非常注重发挥大学生的创新作用。平措罗杰如今已是合作社的签约设计师,可很少有人知道,次央同大学时期的平措罗杰早就认识了。

从入行以来,次央始终有着创新意识。她发现,女孩子背的各种包在市场上很有销路,于是萌发了制作女式包的念头。一个偶然的场合,次央认识了平措罗杰一帮人,当听说他们都是设计系大学生时,次央同他们聊起了自己的想法。

大家一拍即合,次央投入资金,平措罗杰和他的一帮同学日夜加班,设计出了具有现代元素与藏式元素相结合的各式女包。如今,这些女包也是合作社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

次央常说,知识改变了她的命运,知识也让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大学的学习经历,让次央更能学别人所长,创新自家产品;

大学的学习经历,让次央开阔了眼界,在企业管理上更得心应手;

大学的学习经历,让次央跟上时代的脚步,更加明白企业的发展方向。

酸甜的创业故事

创业是艰辛的,它有着许多苦与乐的故事。

次央的讲述,把我们带入了她酸甜苦辣的创业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万事开头难,万事都要靠自己,就更难!

锡钦乡羊毛制品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后,次央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的生存问题,是产品的销路问题。

企业的产品,没有自己的销路,就没有企业的出路。有着一些市场经验的次央发现,这跟她以前跑市场有着很大不同。

过去,她收购村里的氆氇、邦典、藏装,可以慢慢销售,只要产品好,总有销售完的一天。可合作社成立后,是有组织的生产,产量大,资金积压大,如果产品不能及时销售出去,资金的积压会让企业很快陷入困境。

只有走出去,大胆地闯市场,才能走出一条活路!

次央把自己定位成销售员,开着车,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拉孜县到定日县,一个地市接一个地市,一个县区接一个县区地跑,到处找市场。

几个星期下来,次央的销售量极其有限,甚至有一个星期,一件产品都没有卖出去。市场的反映,让次央心里凉了半截。她想到过困难,可没有想到困难来得这么快。

那些天,次央急得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心里一个劲想,要是产品销售不出去,我怎么给厂里工人发工资?

这时,次央投入的创业资金已经所剩不多了。她一咬牙,准备把在日喀则开的超市盘出去。

了解到女儿的想法,母亲巴桑劝道:“你还是要给自己留条后路,超市每年还能给你带来7—8万元的收入。”

母亲的话,没有动摇次央的决心。她告诉母亲:“想创业,就不要有顾忌,下不定决心,会一事无成。”

是啊!青春不怕失败,青春需要激情。

下定决心后,次央很快就把超市盘了出去,筹集到7万元资金,解了燃眉之急。

可这不能治本,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打开市场。次央想到了自己以前在日喀则销售氆氇时,步行街上的一家店主曾说过,有好的产品可以找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次央来到这家店,向店主推销起她的氆氇、邦典、藏装。纯手工制作的各式产品,让店主一眼就相中了次央的产品,很快就同她签订了合同,合同足够合作社几个月的产量。

销售打开了,希望看到了!可危机又悄然而至。由于开始销路没有打开,合作社每个月都要亏损几万元,同别人签订的合同又是一季度结一次账,次央投入的资金已全部用完,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次央急得一个人偷偷在被子里哭,她心里也有一丝后悔,要是在单位上工作,哪需要这样操心、费神!

在最困难的时候,拉孜县妇联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次央申请贷款,帮她渡过了难关。次央说,在她创业的道路上,她要感谢很多人——

2014年,县妇联借助妇女小额贷款的好政策,进行妇女联合贷款,帮助次央申请到无息贷款30万元;

2014年,原日喀则市副市长嘎玛罗琼和拉孜县领导一起,帮助次央争取民宗口子资金50万元,建设了面积504平米的厂房;

2014年,拉孜县锡钦乡在不占用耕地情况下,尽全力协调,在乡政府附近为合作社解决了用地问题;

2014年起,拉孜县人社局投入资金58万元,帮合作社工人进行了3期培训,共培训人员211人次;

……

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与帮助,让次央有了发展的信心,鼓足起发展的勇气,在市场大潮中搏击前行。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名气的越来越大,一些人也慕名而来,订购合作社各式商品,一些店铺对次央也越来越信任,签订的合同也在不断增加。

这一年,次央走出了第一步,创业的梦想开始起航;

这一年,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

这一年,合作社进入快速发展期,带领锡钦村人发家致富!

带动群众创业致富

在企业的发展中,次央遇到过各种困难,每次遇到难关的时候,她就安慰自己:“这是我自己选的路,我一定要走到底,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是啊,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路走来,不变的是次央帮助别人的爱心。其实创业时,次央有很多选择,虽然锡钦村有制作邦典、氆氇的传统,可会这些技术的人也不少,她完全可以把厂房放到日喀则去。

可回报家乡的愿望,让她选择了回乡创业。次央说,锡钦村是生她养她的地方,她有责任带领村里人一起致富。

如今,走进合作社的加工车间,我们看到,在合作社工作的大部分是中老年妇女,大家愉快地在车间里工作。

旦吉,很小就失去了父母,与爷爷、奶奶、妹妹相依为命。如今,她和奶奶都在合作社上班。旦吉说,不上学之后,她也不知道做什么,想外出打工的她,又舍不得年迈的爷爷奶奶,刚巧遇到合作社招人,于是,她就和奶奶一起来了。

“刚开始时,我什么也不会做,是次央姐找老师傅带我,我才慢慢学会了编织氆氇、邦典的技能。”旦吉说。

2015年,拉孜县人社局组织合作社工人进行培训,旦吉也去了。回来后,她把所学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刻苦钻研,终于学有所成。如今,旦吉成了合作社里的一名骨干,除了编织卡垫她还不精通外,别的编织技术,她都是一把好手。一个月,她的收入有3000元左右。

旦吉告诉我们,奶奶因为年龄大了,所以只能捻线,一个月收入有1500元。

见到记者,旦吉的奶奶次旺说:“没想到,60多岁的人了,还能在合作社上班挣工资。这也就是在次央的合作社里,要是在别的地方,别说挣钱了,就是免费帮人家,人家都不会要。”

拉孜县副县长蒲晓彬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有102名成员,其中大学生7名,其余大部分是妇女,还是无法外出打工的中老年妇女。

琼拉今年40多岁,带着两个孩子。过去,她有着一手做馒头的技术,可因为身体不好,得了肺病,没法再做馒头,家里日子是越过越差,成为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合作社成立后,了解到琼拉的情况,次央主动来到她家,做她的工作,希望她到合作社上班。

“阿佳,你还这么年轻,可以到我们合作社来工作,也有自己的一份收入,有了钱,孩子们的生活也能有所改变。”次央说。

“我身体不好,没法每天正常上下班。”琼拉回答。

“这没有关系,你可以把原料拿回家里,做完后把产品送到合作社,我们按件给你发工资。”次央说。

……

正是在次央的鼓励下,琼拉加入了合作社。由于她编织技术好,每月收入有2000多元。如今,琼拉家里也变了样,不仅添置了各式家具,去年底家里还买了大彩电。

陪同记者采访的拉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仓木决说,让村里人在本地发展中就近就便就业,增收致富,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次央成立合作社,让群众能在村里就业,实现了不离乡不离土就能增加收入的目标,受到了村里人的极大欢迎。

是啊,通过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正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目标和期盼。

在次央合作社工作的大学生曲珍旺姆,毕业于四川科技职工大学。曲珍旺姆说,她刚毕业时,一心想考公务员,可同次央接触后,受她的影响,也觉得在企业发展,提高自身能力,然后创业,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更能实现自身价值。

如今,曲珍旺姆在合作社上班,一个月收入有4800元,干得好还有奖金。曲珍旺姆告诉我们,干满8年后,如果想自己创业,次央还会提供3年免息的创业资金,让她们实现创业梦,她觉得在次央的企业干很有前途。

像曲珍旺姆一样有创业梦想的,在次央的合作社一共有7名大学生,他们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下,积极投身“双创”大潮,他们的青春,正在雪域高原绽放光彩——

大学生创业梦,已在高原开花结果,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梦想;

大学生创业梦,有了更多政策的支持,正成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器;

大学生创业梦,为农牧区发展带来希望,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记者 王杰 张晓明)

  • 上一篇:西藏唐卡和摄影作品在尼展出
  • 下一篇:奋斗的青春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