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原生命之光更灿烂
—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综述
2015年9月9日,自治区人民医院首例肿瘤细胞减灭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成功进行,术后患者做母亲的权利得以保留;
2017年12月18日,自治区人民医院首例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检查开展,填补了我区学科技术领域的空白……
2018年元旦刚过,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早产儿强巴体重长到了近2000克,标志着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水平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3年间,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62项,培训医院人才5748人次,开展学术交流会94场,专家会诊1504次,医院教学查房3868次,床位使用率达到90.13%,帮助医院健全规章制度2235条……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数据,见证着3年多来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爬坡过坎、砥砺前行的发展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始终心系西藏人民,作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决策部署。3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捷报频传,全区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中心地位以及全区疑难重症和危重病人诊治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大病兜底”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如今,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谈到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所有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竖起大拇指说:“医疗人才呀咕嘟!”
建机制强保障,高位推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
强化组织保障。院党委高度重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成立了援藏办公室、做强“三甲”工作办公室,统一思想,统筹部署,明确责任,密切协作,精准发力。
强化制度建设。根据现代医院发展需求,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医院各项制度,推进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建设进程,编写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章程》。“现在医院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大家也都照章办事。”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吴文铭表示。
强化后勤保障。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在住房条件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自治区人民医院积极改善医疗援藏人才住宿条件,安排一人一套住房,供氧、供电、供水、供暖、供餐、供网等全部到位,实现了医疗援藏人才“拎包入住”的目标。 在装饰一新的单元房内,援藏专家们说:“感谢区党委、政府和医院领导对我们援藏工作者的关心和厚爱,让我们能更加舒心、顺心、放心工作。”
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从2017年元月开始,医院按照发展需求和计划自主招聘人才,原则上不再接收任何形式的调入人员。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对所有新进人员进行 “编制内待遇、合同制管理” ,配套制定以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为主的绩效分配和考核制度,彻底打破了“大锅饭”。遵循患者需要、医院发展,积极建立和探索了一套公开透明、奖惩分明的人才成长机制。
带队伍育人才,留下一支永不走的高素质医疗队
大力开展传帮带。以“一带一”或“一带多”的形式结对帮教本地医务人员150余人,如今,许多当地医生都能独立开展1—2种新手术,基本形成了本地医生主刀、援藏医生指导的局面。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蒲智说:“以前只敢在池塘里游泳,现在有援藏医生带,我们可以在大江大海里游了”。
大力培育医疗人才。分层分类制定长远人才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不断拓展人才培养路径。3年间,医院共有126名技术骨干到内地先进医院受训,涵盖了30多个临床、医技、管理部门;安排医院专家691人次赴内地参加各类新技术、新业务、学术交流会议(其中重点专科89人次。 “到内地医院跟岗培训,既提升了自我的医疗能力,又开阔了视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学习机会。”参加过进修培训的自治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丹增平措说。
推进医教协同。大力推进医教协同,加强毕业前教育、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医院承担着西藏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任务,2016-2018年4月,医院共接受西藏大学医学院322名实习生。2017年,自治区人民医院共举办学术会议44场,覆盖7市地以及军队武警医院,受教人数6200余人次。
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通过区外引进、区内选调、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医务人员,2017年,自治区人民医院采取待遇激励等措施,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一次性引进各类医疗人才。
搭平台强管理,再攀医疗新高峰
全力推进学科建设。3年来,自治区人民医院紧紧聚焦到2020年达到西部省会城市“三甲”医院平均及以上水平和大病基本不出藏的战略目标,把工作重点放在临床一线,全力推进学科建设。目前已经建成西藏自治区检验中心、西藏自治区病理诊断和质控中心、远程医学中心、数字图书馆和查新中心,加强了麻醉、手术和重症保障平台,成立了西藏自治区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大病兜底”搭建必要的平台,心脏中心、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心等专科建设也正在筹建中。”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吴文铭介绍说。
规范医院管理。以做强 “三甲”为契机,全面推行专家治院、制度管人、流程管物、管办分开、集体决策管理模式,同时,做大做强门诊和体检中心,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逐步实现检验、超声、大型设备等检查“零预约”,提高了医院运行效率,确保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品牌效益3丰收。目前,超声检查从预约一周左右转为零预约,CT、核磁预约时间也缩短至两天以内,为就医干部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深受好评。
“以院包科”惠民生。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分工方面,始终坚持“以院包科”,北京协和医院负责医院管理和平台科室帮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优势学科负责帮扶相应的临床科室。支援医院对受援科室实行承包责任制帮扶,科主任是帮扶的“总设计师”,在藏医生既是驻藏代表又是桥梁和纽带,援受双方科室组团“结对子,走亲戚”。按照帮扶规划,走出去,请进来,长短结合,既能补齐驻藏代表的专业短板,又能满足受援方的需求。“自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对口援建区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病理、检验等平台科室,不断开拓创新,开展了规范化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腹部大血管超声检查等7项新技术业务,成立西藏自治区影像质控中心等,确保优质医疗资源在高原扎根,惠及更多群众。”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张一休介绍说。
“大病不出藏”,这是党和国家对藏区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每一位援藏医疗队员立下的“军令状”。3年来,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基础上,自治区人民医院业务量稳中有升,次均门诊费用及人均住院费用增速得到较好控制。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自治区人民医院门急诊61.3万人次,入院2.2万人次,手术7937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