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改革开放以来拉萨市商务工作:抒写开放崛起新篇章

时间:2018-08-09

新时代,新征程。

开放的拉萨,抢抓开放机遇,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拉萨市商务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开放崛起取得历史性突破,拉萨市商务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40年来,拉萨市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0.94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58.76亿元,其中2013年至2014年增速高达25.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47.8%上升至2017年的54%,消费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的十八大后的5年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46亿元人民币,是党的十七大期间5年累计的258.16亿元的3.43倍,消费需求持续扩大的趋势全面凸显。

商务促增长能力全面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拉萨市紧紧抓住国家关于扩大内需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机遇,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手段,着力扩大居民消费、拉动对外贸易、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强化招商引资,商务工作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对外贸易规模实现新突破,外贸发展方式加快转变。2012-2017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58.97亿元人民币,约是前5年累计总额的4倍多。1978年外贸进出口额为零,2017年外贸进出口额44.27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过亿元的企业11家,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增加至56家,与拉萨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为58个。对外经济合作稳步开展,总量规模和投资领域不断扩张。境外投资企业由2010年的4家增加至21家。对外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覆盖尼泊尔、美国、英国、瑞典、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投资额截至到2017年累计达14.56亿美元;积极吸引外资,外资利用稳定增长,截至到2017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近7亿美元。

商务惠民生能力有效增强

“以前家里的老人从来不吃冻肉,担心冻肉类食品‘鱼龙混杂’,现在在购买前就可以对食品生产各环节的信息有一个整体了解,从而放心消费。”正在超市买肉的王女士说,自从开通肉类蔬菜可追溯平台后,家人对食品安全没有了顾虑,吃得更放心了。而且,通过对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横向对比,也能更加理性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拉萨市紧紧围绕“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一主题,加大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探索市场保供稳价长效机制,完善社区商业体系,商务工作在“保民生、促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储备基础设施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拉萨市先后投资建设了堆龙德庆区蔬菜保鲜库、西海冷链物流及生活必需品储备中心等重要生活消费品储备设施,进一步完善了涵盖国家、自治区、拉萨市三级的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设施体系。商品储备类别和规模不断扩展,截至2017年底,拉萨市共形成5725吨生活必需品(含中央和自治区)政府储备能力。

肉菜追溯体系全区率先建设。确定了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广告宣传和设备采购中标企业,建成了肉菜追溯体系城市平台,完成了各个节点建设工作,实现了猪肉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城乡一体化流通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拉萨市城乡专业市场体系建设与物流网络建设同步推进,城乡商品双向流通日益通畅,为保障全市商品供给、提高流通效率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心城区专业市场体系初具规模。截至2017年底,拉萨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专业市场达到19个。拉萨市专业市场已发展成为包括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等品种繁多、门类齐全的市场体系,并且涌现了东嘎批发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等一批辐射全区的知名专业市场。

制定了电子商务“两创示范”建设政策措施,进一步鼓励引导企业和个人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创新活动,激发电子商务发展活力。推进农村电商。成功申报了曲水县为2016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实现拉萨示范县“零突破”,编制完善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储备库。鼓励企业通过电商拓展业务,促成七芝堂、西藏电商等企业与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开通运营了特色展馆。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拉萨市网络零售额达16.97亿元,在全区占比为74.37%。

  • 上一篇:考生家长代表“零距离”感受高校招录
  • 下一篇:11支队伍将参加雪顿节藏戏大赛及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