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艺术学院围绕立德树人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图为1月5日,该校举办以“放歌新时代·谱写新篇章”为主题的新年音乐会。
2017年10月25日,在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万名师生结对”活动中,民汉学生互赠礼物。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教师申鑫(右二)与结对学生在宿舍合影留念。
2017年12月7日,新疆农业大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舞台剧展演。
□文/图本报记者赵西娅实习生韩霜
社会纵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我区高校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学。这些探索和创新成效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了几所高校探寻答案。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善用新媒体让思政教育更给力
在《中国青年报》最近发布的一期全国百所职业院校微信公号综合影响力周排行榜中,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位列第三。从两年前官微开通仅有25人的关注量,到目前有4万余名粉丝,成绩背后凝聚的是该校运用新媒体打造思政教育延伸课堂的生动实践。
新疆农职院官微负责人、宣传部干事王芳见证了官微的成长。她介绍,学校官微设立的初衷,就是作为思政教育课堂的延伸,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学校专门出台了官微运行管理办法,布局各分院新媒体传播矩阵,实现学校、部门和学院、班团和学生组织三级联动的新媒体宣传大格局。
在最近一期《2018新年:农职人送给和田亲人们的新时代赞歌》中,官微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学校师生与亲人载歌载舞迎新年的场景。“祝福美丽新疆”“祝愿我们农职的师生与洛浦的亲人们更加团结、更加幸福”“让我们一起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努力”,官微发布后,师生们纷纷在后台表达心声。
“即使没有到达现场,也同样感受到了浓浓的一家亲氛围。”学生李景轩说,通过官微他了解到,依托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托管了南疆4个学校的中职学生,还有一部分领导干部主动请缨赴南疆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支教工作等,多力坤·克尤木老师带着身患癌症的老母亲赴南疆支教,那种“家国情怀”让他深受感染。作为大学生,毕业后,自己也会选择去基层、去南疆奉献青春,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担当。
冬至虽已过去近一个月,但饺子的美味依然停留在学生阿布都艾尼·海里力的记忆里。“官微喊你‘吃饺子’”活动在冬至前一天发布后,阿布都艾尼就通过朋友圈转发并领到了1份饺子券。
“我们送出1000份饺子,在官微发布的同时向学生们普及了冬至的来历。”王芳介绍,除了冬至,“融情中秋,请你一起吃月饼”“浓情端午,老师喊你吃粽子”等活动都会以同样的方式派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与学生线上线下互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记者浏览新疆农职院本学期的64期官微内容,可谓亮点纷呈:四月读书月,该校官微策划了“农苑书香”活动,学院教书育人楷模、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们走进“微视频”直播间,以朗读的方式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六月,《约吗?来一个特殊的成人礼》以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短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感,号召大学生积极应征入伍;十月,《@全体农职人:学习十九大,一起为新时代打cal l》点击量上万,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在每一位师生心中久久激荡。
“文风轻松活泼,接地气,满满的正能量!”提起官微,该校2017级预科班学生依扎提·司拉甫言语里透着自豪。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为我们高校加强新媒体建设和管理指明了方向。”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玉鸿表示,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把官微打造成有方向、有态度、有情怀、有内容的公众号。
新疆农业大学:
实践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
曾经,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成为大学课堂上“犯困率”最高的公共课之一。而在新疆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将思政教育这把“盐”融入日常生活和文化知识这碗“汤”里,学生由原先的不愿意上,转变为对思政课的满怀期待和积极参与。
2017年12月,一场特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新疆农业大学礼堂以情景剧的形式开课。这是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研室的品牌实践教学活动。大学生以课程教材内容为主题,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让思政课充满了欢笑与思考,不少学生感叹:“这样的思政课我们喜欢!”
情景剧《超能天使团》从创作到演出历时两个月。主创人之一高娃·孟克达拉是一名大一新生。她说,同学们刚进入大学,生活、学习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困惑。情景剧主要讲述面临困难时,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老师、同学们给予的温暖,而剧中人物原形全部来自于身边人身边事。“参演学生来自新疆、广东、山东、湖南等地,各族同学在排演的过程中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高娃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政课一直是思政教师思考的重点。”新农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贾友军表示,组织这一实践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围绕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人生、理想、信念、成长、成才等课程教学主要内容,通过情景剧这一艺术表现方式,实现大学生学以致用、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教学目的。据了解,新农大的思政公共课均结合实践教学同步进行。譬如,新疆“三史”课程以演讲、参观博物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载体;《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每学期都会举办千人红歌大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我是小老师”讲课活动,让学生变为课堂主角,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则通过知识竞赛等方式在班级、年级、全校进行逐级比赛,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构建全员育人“同心圆”
就要放寒假了,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学生开力比努尔·衣明和姐姐姑再努尔·衣明最舍不得的就是“申妈妈”。过去的1年多,在“申妈妈”的关爱下,姐妹俩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多彩。
姐妹俩口中的“申妈妈”名叫申鑫,是该校外国语学院的英语老师,在2016年年底学校开展的“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中,申鑫与姐妹俩结为亲戚。
开力比努尔来自麦盖提县的一个小乡村,性格内向,刚进校园时,与人交流总是低着头,只做一些简短的回应。摸清了孩子的性格特征,申鑫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姐妹俩,入冬为她们添置围巾手套,平时通过电话与其父母交流,假期陪着她们吃饭、看电影……一年多过去了,如今,开力比努尔慢慢开朗起来,并主动坚持每晚给申鑫在微信上发送一条朗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文的语音,学习成绩逐渐提高。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做好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关心关爱学生的一个有效途径。”申鑫认为,做好学生思政教育,任何老师都不能缺席,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需要构建全员育人的“同心圆”。
对此,该校学生辅导员哈尔哈提·乌鲁甫汉感同身受。这位在辅导员岗位上已工作11年的教师,课堂上是学生们的老师,课下是他们的知心大朋友。学校一名维吾尔族学生是孤儿,了解到情况后,哈尔哈提帮助她通过助学体系解决经济困难,并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如今,这名学生学习刻苦,立志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
好老师就像一面镜子,传递温暖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言行。这学期,中国语言学院学生马雪琴在南疆支教时发现,冬天许多孩子衣着单薄,就通过镜头记录下来,策划了“爱心暖寒冬”主题募捐。倡议发出后短短一周时间,同学们就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自费购买、捐赠了600多件衣物。“各民族同学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爱与奉献的快乐。”马雪琴说。
“我们把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力争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正影响着每一位学子。”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万杰介绍,去年年底,该校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取得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