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学生们对荣获第五届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的潘奶奶表示祝贺。
新疆日报讯(记者甄世新高娃摄影报道)1月12日下午6时许,在疏勒县疏勒镇新市区社区的一条小巷里,76岁的潘玉莲老人手提一壶热茶,蹒跚地走出家门,来到马路对面的“爱心小课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不一会儿,“爱心小课堂”里就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26年间,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潘奶奶的关爱下,在这里插上希望的翅膀,放飞梦想……
潘玉莲毕业于喀什地区第二中学,父亲是汉族,母亲是维吾尔族,她从小就精通双语,还自学了英语、俄语、日语等。1992年,50岁的潘玉莲从西藏回到故乡疏勒县。
看到很多孩子由于家长下班晚,放学后无所事事,在街上打闹玩耍,潘玉莲萌生了办小课堂的想法。“我就是想让孩子们放学后有个去处,还可以给他们辅导功课。”潘玉莲说。
一张小茶几、一块小黑板、两三个孩子……潘玉莲的“爱心小课堂”开课了。在孩子们眼里,懂多种语言、会算数、能画画的潘玉莲无异于一位“全能教师”,而且她的“爱心小课堂”不收取任何费用。
渐渐地,学生越来越多。潘玉莲就把家里最大的房间腾出来给孩子们当教室,自己和家人挤在小房间里。
当时潘玉莲一家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潘玉莲是低保户,平常省吃俭用。儿子潘三虎做工时突发脑梗,瘫痪在床,不堪重负的儿媳抛下一家人选择离开。即便如此,潘玉莲也没有停办小课堂,一边照顾儿子,一边给孩子们上课。
为了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潘玉莲经常给表现好的学生发本子、铅笔、橡皮和小红花。这些钱都是潘玉莲起早贪黑捡废品一点一点攒的。“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只要孩子们愿意学,我就愿意教,还要把孩子们教好。”潘玉莲说。
潘玉莲的爱心换来了孩子们真诚的爱。8年前的一天,潘玉莲像往常一样,坐在教室门口等着孩子们。一群孩子手背在后面向潘玉莲走来,走到她面前齐刷刷地拿出一朵朵鲜花。“潘奶奶,母亲节快乐!”那是潘玉莲过的第一个母亲节,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多年后,孩子们送的鲜花已经变成了干花,但是潘玉莲依然珍藏着。“这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潘玉莲说。
虽然是课外辅导,但潘玉莲对孩子们的要求却很严格,哪个孩子当天如果完不成作业,再晚她都陪着。
“老师您辛苦了,我们永远爱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写完作业,都会在作业本上偷偷留下这样一句话。“这些话说出来就像被风刮走了,什么都留不住,写在作业本上却能保存下来。我们想让潘奶奶知道我们永远爱她。”学生阿依米热 ·吾拉音说。
23时许,送走最后一个孩子,潘玉莲拖着疲惫的身体,锁好门,蹒跚着走回家……
这些年,在当地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关爱下,潘玉莲的“爱心小课堂”从简易的“小学棚”变成了有教室、活动室、图书室的“大课堂”。此外,疏勒县还将她纳入自聘教师范围,按月发放工资。儿子潘三虎在潘玉莲的精心照料下也能够下床走动了。最让潘玉莲感到高兴的是,疏勒镇准备将她的“爱心小课堂”模式在全镇推广,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26年来,从“爱心小课堂”走出的孩子已经超过2000名,他们有的已参加工作,有的正在上大学……潘玉莲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路。
1月12日,潘玉莲老人在辅导学生。
1月13日,疏勒县人民医院护士谢幕西努尔 ·买买提来看望潘玉莲老人。谢幕西努尔曾经在“爱心小课堂”学习。
1月12日,来接孩子的家长给潘玉莲送来汤饭。
每每翻看孩子们送给她的母亲节礼物,潘玉莲都十分激动(摄于1月12日)。
1月12日,潘玉莲老人带领孩子们朗读古诗词。
1月12日23时,潘玉莲锁上门离开教室。
1月12日,潘玉莲在家里煮好果茶,提到教室供学生们课间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