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新疆阿拉山口边检站:风口国门“最帅掌勺兵”的美味人生

时间:2018-02-01

亚心网讯(通讯员 杜作玺)走进新疆边防总队阿拉山口边检站食堂,一股饭菜香扑鼻而来,原来是到了官兵们开饭的时间。只见官兵们吃饭的时候一个个都是很陶醉的样子,是什么样的人能做出具有如此魔力的饭菜呢?那就让我们从这个大家公认的“最帅掌勺兵”孙飞身上寻找答案吧。

孙飞,山东枣庄人,1990年出生,2009年弃笔从戎, 2010年10月从事炊事岗位,现为阿拉山口边检站炊事班三期班长,2011年优秀学兵、2013年优秀士官、2014年优秀士官、三等功。从事炊事岗位7年来,孙飞虚心好学,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热心为官兵服务,饭菜质量受到官兵的一致好评,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最帅掌勺兵”。一步步成长进步,到今天官兵眼中的“最帅掌勺兵”,孙飞付出了辛苦的汗水,收获了战友们的真情与肯定,炊事生涯演绎了他的美味人生。

勤学苦练,勇挑重担

“以苦为乐”是炊事员孙飞常用来鼓励战友和自己的话。孙飞新兵下连,抱着“驻大风口、立大志向、保大通关、做大奉献”的风口国门卫士精神,报名参加了武警新疆边防总队后勤基地厨师培训班,在那里开始了他的炊事生涯。刚到训练基地的炊事班长见了他直皱眉头,知道他是来自山东枣庄的兵就对他说“山东大汉能扛大勺吗?”其他班长又说“看你生得细皮嫩肉像豆芽菜,能经得起烟熏火燎吗?”一张张惊讶的面孔,一串串疑问,让孙飞这个毛头小伙摸不着头脑。他自问难道理想与现实真的存在这么大的差别吗?他想,我要坚持下来,“相信自己,我能行”,他一次次地给自己加油鼓劲。在训练基地的三个月,他向班长认真学习烹饪技术,从最基本的摘菜、洗菜、切菜、和面、使用炉灶一步步学起,他认识到要胜任任何一个工作就应该深钻细研,认真学习和提高相关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他不知疲倦地翻看烹饪书籍,不厌其烦地试炒菜肴调味,虚心向他人请教。经过 3个月的刻苦训练,他圆满完成培训任务,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回到单位从事炊事岗位。孙飞返回部队后,该站食堂正缺少炊事人员,站里决定让他和年底即将转业的上士班长一起担当炊事任务,从第二年就独立担任食堂炊事员,整天和柴米油盐打交道,一干就是7个年头。期间,他不畏严寒酷暑,不怕起早贪黑,总是按时按质保障官兵的一日三餐,没有任何怨言。

精心保障,超越自我

从列兵就走上炊事岗位的孙飞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多少烹饪大师都是从十年如一日的锅碗瓢盆和油盐酱醋中走过来的,所以他坚信更多的实践,才能有更大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保障。

在转为一期士官休假期间,他没有把他的时间给他的家人,而是把他的时间都给了图书馆和饭店。在图书馆有时候一待就是一天,完全沉浸在那些烹饪书的海洋中,在家里的厨房反复研究新菜式新做法,直到自己满意。经常到大饭店里找大师傅请教厨艺,有时候碰到大师傅不愿意传授的,就自己花钱点一份菜然后自己研究调料配菜方法,经常有人看到一个小伙子看着一盘菜发呆,有时候研究出来方法后会开心地笑起来,让人很是不解。但是他不在意,只要能学到新的知识,就能为部队这个“家”多出一份力量。家人都埋怨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就不知道好好陪陪家人,他笑着说:“部队是一片汪洋,我愿意化作一滴水,流入这片汪洋,我爱我的家,我也爱这片汪洋。”有一次,饭后食堂有个菜剩了好多,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战士们对菜的味道不满意,而且已经不止一次的提出来了,是班长一直不让别人告诉自己,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打击。但生性要强的他并没有放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更加细心钻研起烹饪技术来,系统学习了营养学理论,从列食谱、食品采购、饭菜口味等各方面调剂官兵伙食,经他调剂的伙食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勤俭持家,用心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仅在饭菜质量上下功夫,更注意抓食品的卫生问题,从保持厨房工作环境的卫生整洁开始,再到严把食品采购关,饭前饭后卫生问题常常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让官兵们喝上放心的水,吃上暖心的饭菜就是他最大的满足。

为了让官兵们体会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他在服务官兵方面也下了大功夫。7年来,他立足三尺灶台,本着全心全意服务官兵的心态,笑脸待人,和善为人,每餐务必使战友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称心如意,让家的温暖无微不至的在服务中体现出来,在无形中增强了官兵的主人翁意识和认同感,提高了大家爱家建家的意识。“细节决定成败”,为营造更舒心的就餐环境,孙飞不放过饮食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在饭菜的调配、餐具清洗消毒、垃圾处理等方面都积极向中队领导提出他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保证食堂的清洁、规范、有序。

这就是孙飞,阿拉山口边检站一名平凡的炊事员,却用锅、碗、瓢、盆演绎着不平凡的精彩故事。

  • 上一篇: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对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进行发放
  • 下一篇:乌鲁木齐航空新增加密多条疆内外航线助力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