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消费晨报、亚心网全媒体讯(文/记者 刘萌萌 图/记者 陈锋 聂宁)最近,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猛进秦剧团的排练室,52岁的王瑛一直在紧张地指挥团员进行《走向复兴》的彩排。“过几天我们要参加兵团电视台春晚的演出录制,还要下基层慰问,彩排的时间很紧张。”王瑛是兵团猛进秦剧团的副团长,也是业务团长。
从2月5日到2月11日,兵团猛进秦剧团将紧跟新一年“文化进万家”活动步伐,开始基层慰问演出、送戏下乡和文化帮扶活动,为基层群众献上二胡、唢呐独奏、古筝独奏、地方戏曲选段等一系列表演。“这次我们将前往哈密、库尔勒、巴里坤等地为各族居民进行为期一周的慰问演出。”王瑛说,每一次基层演出,能受到居民的喜爱就是对她最大的褒奖。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起源于西周时期,成熟于秦代。在陕西、甘肃等地流行,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名“梆子腔”。兵团猛进秦剧团成立于1954年,2014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
剧团每年为兵团职工和乌市周边市区慰问演出、包场演出不少于100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王瑛就跟随剧团的脚步走遍天山南北,30多年给各族人民奉献了1000多场演出。
活跃在地州演出舞台
王瑛出身梨园世家,母亲是渭南市秦腔剧团老一辈艺术家李云。十二岁时她就在渭南市教育系统文艺汇演中,以歌剧《园丁之歌》和眉户《难忘的一课》分别荣获1978年、1979年优秀表演奖,从而在当地崭露头角。1981年15岁的王瑛考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猛进剧团,主攻小生,受到何全忠、李秀英、赵若飞、韩坤仪等老师的教诲,“那时,我们这一批小演员,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基本要领,每个人都要练习把子、腿功、技巧、圆场等步骤。”王瑛说,几年基本功下来,她们逐渐有了登台的机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乌鲁木齐几乎没有专业的演出剧场,用王瑛的话来说演出就是“打一个枪换一个地方”,剧团的演出几乎都是在各地州。
“我记得我们去吉布库、乌拉乌苏演出时,那时都是露天演出,看戏是每个人2毛钱,一连演出几场,都是数千人围着看,剧团的工作人员拿着脸盆收钱,能收满满好几盆。”王瑛说,那时的演员每次下基层都要背着铺盖和行李,一般是住大教室或者老乡家里。碰到冬天演出,手都冻麻了,但仍然被观众的热情感染。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上世纪90年代末,乌鲁木齐新建了许多剧场,而几乎每个地区也都有了文化中心,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提高,为我们的演出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如今的下基层慰问演出,王瑛更为感慨:“现在条件好多了,演员们住宾馆,演出条件也好了,不用在露天或者在冰天雪地里演出,灯光音响设备都很齐全。每到一个地方,观众们都现场叫好声不断,热闹非凡,从不吝惜自己的掌声。”王瑛说,每年剧团有50场义务演出的任务,2017年剧团在库尔勒的10个团场、阿勒泰的兵团第六师、十一师、十二师等进行慰问演出,今年过年前,还有十几场的慰问演出。
为基层演出整合节目
“有一次,在喀什演出,一位观众在我们演出完特意来到了后台,热泪盈眶,说自己是陕西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来新疆定居了,很久没现场听到这么正宗的秦腔,我们的演出让他回忆起了自己的家乡和儿时的记忆,他特别喜欢我们的演出,希望我们每年都能带新戏来。”王瑛说,正是这样一个个观众,让她不断有创作新戏的动力。为了能给基层的各族人民带去更丰富的演出,她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
“我每年都要排一台新戏、一台古典戏和一台综艺节目,作用各不同。”王瑛说,“新戏和古典戏都是全本的秦腔,而综艺节目是为了下基层演出。兵团的职工来自五湖四海,语言喜好都不同,只唱秦腔满足不了不同观众的需求,所以我们为了基层演出特意整合一台综艺节目,有乐器演奏、有小品、有歌舞、有戏曲等,全部是我们剧团演出。”
几十年的演出经验让王瑛的创作和演出很贴近基层生活。“我发现观众喜欢看的戏有三大类题材,一是古典戏,多是老戏迷的最爱;二是现代戏,注重反映当下生活,年轻人比较喜欢;第三是忠孝家国、爱情神话类。”王瑛说,秦腔形成于民间,是草根的代表,想存活于民间,一定要来源于生活。于是她创作了《将军情》、《塔里木情怀》、《军垦之家》等贴近兵团基层老百姓生活的剧目,深受观众的喜爱。
首府不少秦腔戏迷都知道,每周末,在兵团猛进秦剧团的小剧场,都会拉开一场秦腔的盛宴。对王瑛来说,这里更是剧团新戏的“试飞地”。“只要没有外出演出,周末我们就一定在小剧场进行秦腔演出,满足戏迷的愿望。”王瑛说,为此,剧团对小剧场进行了装修,120多个座位,几乎每场上座率都能达9成以上。
从演到导成为名人
因其俊朗的扮相和圆润的嗓音,王瑛的演出受到观众的喜爱。她在1988年剧目《悔路》中饰演周仁,荣获西北五省区电视新秀大赛表演三等奖;1989年全国“天鹅杯”戏曲广播剧《张古董借妻》饰演李春生,荣获三等奖等多项殊荣。尽管小有名气,但王瑛却并不满足只做演员。“上世纪90年代末,电视文艺、各种各样的晚会、节目等不断涌现,使秦腔出现了全国性的萎缩,新疆也不例外。”王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989年至1990年,王瑛前往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回来后的她有了方向。“想要守住秦腔这块阵地,更好地为各族人民奉献演出,关键是要有好的演员和剧本。”为了做好这个工作,王瑛开始转向幕后,从事导演和编剧工作,“导演是为了挖掘好苗子,编剧是为了写出属于自己剧团的剧本。”
如今,王瑛已经创作了二十余本秦腔,其中《金龙与蜉蝣》2002年参加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综合演出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导演一等奖和论文一等奖,1999年创作的《风雨红柳》曾获得兵团首届“五个一”工程戏剧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