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 (记者张丽霞)“粗(大)脖子病为什么没了?这是加碘盐发挥了重要作用。”
“宇宙是怎么起源的?根据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宇宙诞生于大约140亿年前的原子大爆炸,即‘宇宙大爆炸’。”
2月2日,由自治区科协自主开发、翻译制作的科普视频,通过建成的130个LED科普大屏,陆续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和田等地滚动播出,最远到达距离乌鲁木齐1200多公里的民丰县安迪尔乡。
这些视频,除了介绍认知、生活、生产等科普知识外,还以在全疆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科普和农技协工作的一线科技工作者为原型,讲述农村科技人员真实的工作和生活。它们是新疆科普文化的全面展示,也是自治区科协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有益探索。
据第九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新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3.97%,虽然超额完成了“十二五”2.28%的目标任务,但与全国6.20%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过去一年里,自治区全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结合“科普中国”e站推广建设,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和田等地开展“科普中国·新疆”网络传媒平台集中建设试点工作,建设完成LED科普大屏130个,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完成维汉、哈汉双语科普微视频1418个,通过户外LED科普大屏、社区屏媒、电视、网络媒体等进行广泛传播,初步建立全区科普信息化服务工作体系。
民丰县安迪尔乡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是自治区科协的定点帮扶点。
自LED科普大屏投入使用以来,村民们每天都在大屏上观看红枣、甜瓜种植技术以及市场信息等科普视频。LED科普大屏下,不仅形成了一个新的巴扎,村民们在此摆起卖馕、卖烤肉、卖凉皮的小摊,还形成一个信息集散地,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讨论着最新的资讯,逐渐养成相信科学、崇尚文明的习惯,以世俗化生活挤压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今年,我区计划进一步拓宽科普宣传平台和渠道,通过自主开发等途径,收集汇总各类科普资源,经过筛选、审核、整理、汇总,为“科普新疆”资源库提供内容丰富、适合新疆传播的优质科普资源,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记者了解到,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自治区科协将面向基层、服务民生,扎实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显著提升带动全区公众科学素质水平普遍提高。
自治区科协继续重心下移,将科学普及宣传教育重心放在农牧区、社区、学校、城乡接合部,让科学普及工作聚焦基层一线、深入基层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通过网站建设、APP开发、科普显示屏进社区等措施,整合科普视频、电影、挂图、期刊等资源,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数字化科普新格局。
自治区科协将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科普中国”e站触摸屏和LED科普大屏、智能电视科普专有频道,闭路电视、手机、网站等“五屏”融合的多媒体运用方式,加大对农牧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等重点人群的科普信息服务定制化推送力度,打通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